第263章 苍龙I号带着哨兵激光卫星升空了(1/5)

磁减震技术的特制集装箱很好的卸掉了那点纵向冲击力,检查结果是完好。

“先导人员注意,车队马上出发。”运输工作负责人用对讲机通知前头开路和安保工作的先导小组。

“先导收到,可以出发。”

从火箭制造厂到专用运输码头有8公里左右的距离,这段公路也是为运输火箭专门修建的,路基非常厚实,单向宽度达到了80米,尽量取直,没有小型弯道。

64轮大型集装箱运输车在宽阔的道路上,以2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行驶着。

前后各有数量装甲车保护,天上还有2架武装直升机巡逻。

一些路口都有持枪保卫人员协同交通指挥人员值守,在火箭运输过去后才会放开允许社会车辆通行。

半小时后,车队顺利抵达码头。

此时码头上,一艘下水2个月的5千吨级专业运输船已经停泊在那了。

他的货舱顶板是能向两侧滑开的。

货舱长度达到了30米,宽度18米,深度12米。

此时仓龙号火箭分段的运输集装箱宽度是5.2米,长度是29米,所以3个集装箱可以并排放入一次运走。

码头上的吊机也是崭新的,只试验性的吊运过一些配重集装箱。

此时工作人员小心翼翼的将装有第一级火箭分段集装箱从64轮运输车上吊起,然后转移到运输船货舱上方,在缓慢的将集装箱放下。

第一级是最重的,连集装箱一起有将近96吨,它被放在了货舱的中央位置。

然后是第二级,第三级和整流罩段。

三个集装箱被吊运进去后,技术人员对立面的货物位置再次进行了检查,然后将集装箱牢牢的固定好。

上午10点。

装有苍龙号火箭分段的5千吨级专用运输船鸣响了汽笛,表示他即将起航了。

王建昆在运输船起航后,和宋裕民一起,乘坐越野车,从码头出发,从陆路赶往加东加尼。

运输船从码头出发后,先顺流而下出海,然后靠近海岸线的航道往加东加尼的港口驶去。

为了确保火箭安全,航速并不快,左右11节左右,比常规的货轮还慢一点,所以即使路程短,也需要航行20小时左右,赶到加东加尼刚好是第二天早上6点左右。

而王建昆他们从陆路乘车走就快多了,只要5个小时就能到达。

下午4点,王建昆一行人到了加东加尼的火箭组装塔。

这里已经有上百名科研人员在为火箭组装工作做准备了。

他和宋裕民没有打扰他们的工作,而是去到组装塔后面的库房,去查看苍龙I号即将送到太空中的载荷。

“建昆,真的要送这种卫星上太空吗?万一发射失败,这枚卫星被别的国家找到并发现里面的秘密,咱们就暴露了啊!”宋所长满是皱纹的脸上充满了忧虑。

“老宋,别担心,咱们的苍龙号是往东南方向发射,那里是茫茫的缅甸海,没有陆地,即使发生你所说的情况,卫星也只会掉到缅甸海里。”王建昆拍了拍宋裕民的肩膀,宽慰他。

“这不是怕万一吗,毕竟也有水浅的地方,等咱们通报了卫星发射计划后,美苏等国肯定会高度重视的,说不定会动用点咱们不知道的手段。”宋裕民还是有点沉浸在之前几十年里美苏不可战胜的影响下。

“老宋,不怕告诉你,咱们还真不怕美苏等国耍手段,咱们有的是对等报复的能力,要知道,让你研究的那款8千公里射程的固体火箭不是用来当摆设的。”王建昆用淡定的口吻说道。

他确实有这个自信,能确保美苏等国动武后,能保住缅甸这个地方的建设成果。

去年那枚当量1200吨的钚弹在南非外海成果试爆后,他就让核工业部加班加点的提取钚元素,制造了10枚同当量的钚弹。

它们都可以被安装到D-300弹道导弹上。

另外还制造了6枚当量在1.2万吨级的钚弹,它们可以用F-14改进版的战斗机携带升空。

万一的万一,他还能让新人类驾驶员,驾驶他制造的“雷鸟号”超高音速飞行器,突破敌人的防空网,将钚炸弹投掷下去。

以上都是一些预备的手段,基本不可能用上,美苏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