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胆子大、善折腾是成功商人的基本素质(2/16)

林军500人,径直闯入武则天的寝宫,随即将张易之和张宗昌斩首。

武则天正欲起身,张柬之进前奏报:“张易之和张宗昌谋反,臣已将逆贼杀死。”

病重的武则天对此无可奈何,只得让太子继位。

张柬之对李唐的再造之功,全归功于他个人的胆子大,敢于冒着满门抄斩的风险除掉二张。

放开胆子如此一搏,保住了唐室,自己也受世人敬仰,留芳名于万世。

人生就是一场大赌博,此话一点儿都不假。

荣华富贵永远和风险相伴,有多少风险就暗藏了多少成功的机会,而且风险往往是与财富成正比的。

菲律宾籍华人郑周敏先生曾经是华人富商,其个人拥有的资产高达130亿美元,他名下的土地,更是无法估计。

但郑周敏的创业过程充满传奇色彩,他的每一项大决策都被他人看成是一次大赌注。

对此,郑周敏说:“由于我做了人家不敢做、甚至连想也不敢想的事,因此更容易抓住机会赚钱。”

他还忠告商人们:“做生意就不要怕冒风险,下了决心就全力以赴。”

据统计,美国70%的风险投资项目失败或者持平,而台湾彻底失败率不到20%。

但是,美国风险资本成功后利润率是60倍,最小也是20倍,而台湾风险资本成功后利润率只有6倍。

从这个统计数据中不难看出,风险大,利润大;风险小,利润也小。

要想做成任何一件事都有成功和失败两种可能。

当失败的可能性大时,却偏要去做,那自然就成了冒险。

问题的关键在于,商战的法则是冒险越大,赚钱越多。

当机会来临时,不敢冒险的人,永远是平庸之人。

犹太商人之所以是世界第一商人,就是常常靠准确地把握这种“风险”而得以发迹的,大亨哈默在利比亚的一次冒险成功,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当年,有来自9个国家的40多家石油公司参加了利比亚政府的投标。

实力还很弱小的哈默也得到了两块地盘,使那些强大的对手大吃一惊,因为这两块地都是其他公司耗巨资后一无所获而放弃的。

这两块地不久就成了哈默烦恼的源泉。

他在这两块地上钻出的前3口井都是滴油不见的干孔,仅打井费就花了近300万美元,另外还有200万美元用于地震探测和向利比亚政府的官员交纳不可告人的贿赂金。

于是,董事会里有许多人开始把这项雄心勃勃的计划叫做“哈默的蠢事”,甚至连哈默的知己、公司的第二股东里德也失去了信心。

但是哈默的直觉让冒险进行到底。

就在他和股东之间发生意见分歧的几周后,第一口油井出油了,此后另外8口油井也陆陆续续出油了。

这块油田的日产量是10万桶,产出的是异乎寻常的高级原油。

更重要的是,油田位于苏伊士运河以西,运输非常方便。

与此同时,哈默在另一块地上采用了最先进的探测法,钻出了一口日产73万桶自动喷油的油井,这是利比亚最大的一口油井。

接着,哈默又投资15亿美元修建了一条日输油量100万桶的输油管道。

而当时西方石油公司的资产净值只有4800万美元,足见哈默的胆识与魄力。

这次冒险使得哈默羽翼渐丰,之后他又大胆吞并了好几家大公司,成为真正的石油大王。

一个能赚大钱的商人,必然敢冒巨大的风险。

商场上一笔生意能获得利润的多少,往往与经营者应承担的风险大小成正比,所担风险越大,所得利润越多,这已经是商界的一条古今一理、中外相通的法则。

香港华达投资公司董事长李晓华,向来拒绝参与任何财富排名,人们不知道他的资产到底有多少,只知道他旗下的几家企业效益卓著,年利润高达上亿美元。

李晓华在日本留学的时候,靠代理“101毛发再生精”赚得了了上亿元资产。

之后,他来到了香港。

当时香港的房地产业波动很大。

那时候香港房价是跳楼价,给钱就卖,而且连家具、电器都不要了,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