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胆子大、善折腾是成功商人的基本素质(1/16)

人:“车上的瓦瓮共值多少钱?”

对方回答:“八千钱。”

货主便叫随从给那人八千钱,然后叫人将瓦瓮全部推下了山崖,使自己的货车得以尽早到达目的地,卖一个好价钱。

做生意就是“与狼共舞”,就得必须习惯于“快三步”而不是“慢四步”,“慢四步”的节奏只能会让自己被群狼吞噬。

成熟的生意人做人做事做生意都干净利落,其雷厉风行的风格往往能让他们得到更多的机会。

巴鲁克是华尔街上的一位传奇人物,这位白手起家的百万富翁,曾经担任过威尔逊、柯立芝、罗斯福、杜鲁门总统等好几任美国总统的经济顾问。

其中,杜鲁门总统对巴鲁克的评价是:这个人认为自己应该管理整个地球,甚至还能管理月球和土星。

巴鲁克最先只是在纽约的一家小经纪行中干些打杂的活儿,周薪3美元,但他成为百万富翁却只用了一夜的时间。

在他28岁那年的一个星期天晚上,他在旅途中无意听说西班牙舰队在圣地亚哥被美国海军歼灭,这意味着美西战争即将结束。

巴鲁克立即意识到,若能在第二天,即星期一黎明前赶回办公室操作,准能大发一笔。

当时小汽车尚未问世,而火车在夜间又停止运行。

为了抢先一步赚钱,巴鲁克不惜花大价钱,租了一列火车连夜疾驰,终于在黎明前赶到办公室。

在其他投资者还在睡梦中时,他就做成了几笔大交易,创造了一夜暴富的奇迹。

中国人常用“时间就是金钱”这句话来强调时间的重要性,而在“世界第一商人”的犹太人眼中,时间要比金钱宝贵得多,理由有三点:一是金钱能够储蓄,而时间不能储蓄;二是金钱可以从别人那里借,而时间不能借;三是自己有多少金钱自己知道,而自己的生命还剩多少时间却无法知道。

所以,犹太人做生意总是直来直去,快刀斩乱麻,从不浪费时间。

犹太大亨摩根说:“哪怕只拖沓一分钟也是天大的浪费。”

他的经理们都知道他的这种作风,于是向他汇报工作的时候,都必须干净利落地说明问题,任何含糊和拖泥带水的报告,都会遭到他严厉的责骂。

摩根和客人会面的时候,会直截了当地问来客或属下有什么事,然后简明扼要地交代三两句重点或大原则,就把来人打发了。

他还有一个原则,就是与任何人聊天的时间不超过5分钟,即使是总统来了,也一视同仁。

李嘉诚也是因为抢在时间前面工作而获得了第一次的人生成功。

他年轻时为别人打过工,床头上总有两个闹钟,以便准时在早上6时大声叫醒他。

而他的手表永远比别人快10分钟。

他这样做是为了能准时出席下一个约会。

别人每天只工作8小时,他一天却工作16小时,天天如此。

也是从那时起,他已习惯把闹钟拨快10分钟,这样他可以早点儿起床,争取时间,尽快开工。

正是这种雷厉风行的作风,使他的销售业绩远远超过其他同事,年仅18岁就被公司提拔为总经理。

有一次,一个青年画家拿着自己的画作请教大画家柯罗。

柯罗指出几处他不满意的地方。

“谢谢您,”青年画家说,“明天我全部修改。”

柯罗激动地问:“为什么要明天呢?

你想明天才改动?

要是你明天死了呢?”

生意人也应该有这种态度,能马上办的事,就立即着手办理,决不推三阻四、拖拖拉拉。

世界成功学之父拿破仑·希尔鼓励人们说:“要成为一名成功人士,你必须积极地努力,积极地奋斗,成功者绝不拖延,拖延者很难成功,永远都不要对自己说‘明天再去行动!’”

风险与财富成正比

公元705年,一代女皇武则天病重,把一切国事交于晚年宠幸的张易之、张宗昌二人处理,只令二人亲近,大臣不得近前。

大臣们担心二张有篡位之心,焦急地筹划对策。

宰相张柬之虽然已经80岁了,决心甘冒风险,出面组织策划铲除二张。

一日,张柬之带领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