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第一章 为古董界掌眼的神秘组织五脉“明眼梅花”1(2/14)

了。

我忽然想到,小时候看的小人书里,土匪把解放军侦察员带去老巢,就是这么蒙着眼睛一路牵着走的。

方震在车里坐得笔直,脊梁虚贴靠背,双手放在膝盖上闭目养神,一看就是受过特殊训练。

我几次想问咱们去哪,看他那个样子,把话都咽回去了,索性闭目养神。

大约开了有二十分钟,车子终于停了下来。

原来一直闭目的方震“唰”地睁开眼睛。

“我们到了。”

“这里是八大处吧?”

我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

方震有些惊讶,但是他很快克制住了,别有深意地看了我一眼,放下前面挡板和左右窗帘,示意我在车里坐好,他自己却下了车。

此时天色已经黑透,不过周围的路灯十分亮堂。

我环顾四周,发现车子停的地方是一处幽深小路。

小路两侧都是茂盛的白杨树,四周没有特别高大的建筑。

在小路的尽头是一座围墙很高的大院,门口没有标牌,但有两名荷枪实弹的卫兵在站岗,浅绿色的大门紧闭着。

我看到方震下车以后,径直朝着卫兵走去。

两个人说了几句话,方震抬手朝这个方向示意。

司机发动车子,一直开到门前才停住,卫兵趴在车窗上警惕地看了我一眼,对方震说了句话,方震指着我点点头。

可惜车子是隔音的,我听不清他们说什么。

我听说在动乱时期,有些老将军老干部会在半夜忽然被一辆车带去某处不知名的场所,在那里审讯人员早已经严阵以待,他们必须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交代自己过去的罪行。

我闭上眼睛,回想自己以前做过的生意,是不是哪一桩触动了国法,或者有眼不识泰山,惹恼了微服私访的高层领导。

我正瞎琢磨着,大门悄无声息地向两侧打开,车子低速驶进院子。

我忽然发现,方震没有返回车里,他站在卫兵脚下的黄线之外,拢起手,点了一支烟,目送着我们进去。

看来这是一个连他似乎也没资格进入的场所。

我心头一震,看来这件事情诡异的程度,远远超过了我的想象。

车子又开了两三分钟,终于停了下来。

一个秘书模样的男子早迎候在外面,他冲我做了个跟随的手势,一句话都没有说。

我乖乖跟随着他走进一栋高大的浅灰色苏式建筑,里面的走廊宽阔而阴森,头顶是绿罩灯,脚下的地毯很厚,厚到扔一个摔炮上去都不会发出声音。

很快我们来到一间会议室前。

秘书敲了敲门,然后推门让我进去。

我进屋后,第一眼看到的,是两枚黄澄澄的金印。

这两枚金印有巴掌大小,颜色斑驳,印纽是一头飞熊,很有些意思。

奇怪的是,它们两个的造型一模一样,至少我扫这一眼过去,没看出任何分别来,就像是放在镜子前一样。

它们被小心地盛在一个玻璃罩内,底上还铺着一层深红锦毯。

玻璃罩周围站着大约十几号人,大多数都是头发花白的老者,他们聚拢在金印周围,不时窃窃私语。

我正愣神,一位身穿中山装的老人从沙发上站起身,迎面走过来,一名军人在身后寸步不离地跟着。

“你就是许愿吧?”

老人的语气很亲切。

“是。”

老人笑眯眯地打量了我一番:“很年轻嘛!今年多大?”

我恭敬回答:“刚满三十。”

领导道:“比我正好小三轮,你就叫我刘局好了。”

他看到我有些拘束,拍拍我的肩膀:“别紧张,今天叫你过来,不为别的,是想请你帮一个忙。”

这么大的领导,能找我这升斗小民帮什么忙?

他没等我再开口,直接把我拽到桌子旁,指着桌上的两枚金印:“能看出来这是什么吗?”

原来摆出这么大的排场,只是为了让我鉴定古董。

我略微放心了些,这是我熟悉的领域。

我家传下来一本书,专讲金石玉器,叫《素鼎录》,里面所载的学问够我吃一辈子了,是我们四悔斋的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