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回互斗权谋 将军悲失势自寻了断 长老儆凶徒(2/9)
,年羹尧当然不敢违旨,而且所救的又是自己的部下,更不能不急急发兵。这样的陆续增援,竟然把年羹尧的兵力,调去了十之八九。急得年羹尧在督府里天天骂岳钟琪脓包,几乎想上疏自荐,亲到前线督师。谁知这正是雍正与岳钟琪所定的计策,连打败仗,完全是故意造成的。到年羹尧的兵力十之八九被调到西康后,立刻转“败”为胜,而圣旨也要岳钟琪“暂时”留镇西康,不回来了。可笑满朝文武,都不知道雍正的真意,在败讯频传之际,还纷纷弹劾岳钟琪,说他非大将之材,请雍正调年羹尧去。雍正也屡屡下旨“申斥”岳钟琪,故意做给年羹尧看。满朝文武,都不知道年羹尧已是暗中失势,没有人想到要弹劾他。其时有个大臣叫田文镜,外放做河东总督,他和雍正所宠信的大臣鄂尔泰,李敏达等人乃是莫逆之交,田文镜赴任时,李敏达荐一位邬师爷给他,替他办理文书。田文镜因为邬师爷是李敏达荐的,对他甚为看重。说也奇怪,凡是邬师爷经手的奏疏,从来不会被皇上批驳,偶有不是他经手的,就受批驳,因此田文镜就更信任邬师爷了。
一日,邬师爷忽然问田文镜道:“明公愿做一个名臣吗?”田文镜甚是奇怪,答道:“这还用说吗?当然愿做名臣!”邬师爷道:“明公既愿做名臣,我也愿做个名幕(幕僚)。”田文镜道:“你要怎样做名幕呢?”邬师爷道:“请主公让我做件事情,莫来顾问。”田文镜道:“先生要做什么事情?”邬师爷道:“我打算替主公上一本奏章,奏章里面所说的话,却一个字也不许主公知道。这本奏章一上,主公便可做成名臣了!”田文镜见他说得如此肯定,又想起他所拟的奏疏,从来未受过皇上批驳,便大起胆子,让他一试。那晚,邬师爷房中的灯火亮到天明,田文镜也一夜睡不着觉。第二日一早邬师爷把写好的奏章封在大信封里,用火漆封了口,拿来叫田文镜盖上河东总督的大印,田文镜道:“奏章我可以一个字不看,但奏的是什么事情,先生可以透露一二吗?”邬师爷勃然作色道:“主公不敢相信我,那就罢了,我立刻告辞!”田文镜忙道:“先生休要多疑,既然不能透露,我盖上大印就是。”盖印之后,立刻用八百里快马加紧,拜摺上京。奏章送出之后,田文镜患得患失,屡次想问邬师爷,却又不敢,心中颇为后悔拿功名禄位来作赌注,但奏章快马送出,已是无可追回,只好暗中命卫士监视邬师爷,防备他逃走,待奏章有了结果之后,若还无事,那便罢了,若然有事,那便先把邬师爷杀掉。邬师爷却是声色不露,一如平常。过了七日,邸抄(官报)从京中快马传来,田文镜拆开一看,吓得半死,看完之后,又喜出望外,几乎疑心自己做了一场怪梦!你道邬师爷写的那本奏章是什么?原来他一本奏章,竟然参劾了两个权倾朝野、声威赫赫的人。第一个劾的是年羹尧,说他潜谋不轨,草菅人命,克扣军饷,擅杀提督,种种罪名,不能列举。第二个劾的是国舅隆科多,说他与年羹尧朋比为奸,贪赃枉法,私藏玉牒,图谋不轨,该与年羹尧同罪!若然是给田文镜先知道的话,他纵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上这本奏章!皇帝看完这本奏章,正中下怀,立刻下令,削去年羹尧一等公封号,抚远大将军兼川陕总督的职位着岳钟琪代替。但皇帝也还顾忌到年羹尧在陕西还有少许兵力,不敢即行诛戮,所以圣旨又说念他尚有微功,对于兵丁亦尚能操练,叫他回杭州练兵。至于隆科多,则交顺承郡王锡保审问,先削去一切封号官爵,打下天牢。至于田文镜,则传旨嘉奖,说他“赤心为国,不畏权贵,大胆敢言,着令升任两广总督。”邸抄上面写的,就是这几桩事情。田文镜捧着这快马传来的邸抄,又惊又喜,好半天还是手颤脚震,不能恢复常态。那邬师爷这时才笑吟吟地走了进来,说道:“恭贺主公升官,主公做名臣的愿望已达,我也当告辞了。”田文镜慌忙挽留,邬师爷微笑说道:“幸而皇上见了这本奏章,不加罪责,反而奖赏,否则我也不能生出你的督抚衙门了。”田文镜吓出一身冷汗,料知邬师爷已知道自己前两日的布置,又不便告罪,甚是尴尬。邬师爷又笑道:“这也怪不得主公,若非是我擅用主公的名义,天下也无第二个官员,敢参劾年羹尧和隆科多!”田文镜这时知道邬师爷必是非常之人,一再道谢,试探问道:“先生有这样大的魄力,田某佩服之至。不知先生以前在什么地方办事,能够这样善体上意,能为人之所不敢为?”邬师爷大笑道:“你已达升官之愿,何必问我的来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