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没有硝烟的战争(1/2)
很多囤货居奇的商人都把粮食卖到了赵穆这里。还有他们地盘当中的一些商人也偷偷的将这些战略物资全数卖到赵穆这里。</p>
导致无论是官军还是义军都很难在本地筹集到粮食之类的东西。</p>
官军那边还算好,毕竟大部分城市还在各地诸侯的手里,他们很容易在自己的领地里筹集到这些东西,但晋王的义军这边就没那么幸运了。</p>
河西虽然是产粮的宝地,但连年征战,加上魏国等国坚壁清野,将人口内迁。河西就算是有千里耕地,也没有多少人耕种。</p>
新安城开出的高额利润,吸引了大批的河东投机商把粮食卖到新安城。之后他们得到钱之后便去了中原避难。加上赵穆派出的商队,赵穆几乎把整个河西的粮食全都买光了,当晋王反应过来的时候,他的领地内已经没有多少粮食了。</p>
别说供养军队了,就连百姓们吃的粮食都被这些奸商们卖到赵穆的新安城了。</p>
赵穆也想到了囤积粮食,吸引奸商们卖粮,会导致周围地区的粮食断供。</p>
甚至出现饿死人的情况,毕竟商人们是没有国家,民族这个概念的,在他们的认知里,利益高于一切,只要价钱合适,什么都是可以卖掉的。</p>
不过饿死的也只是新安领土之外的百姓,赵穆会对他们提供除了帮助以外的任何帮助,以及对他们深刻的同情。</p>
虽然这有点残忍,但是战争总是残忍的,消耗敌国一斛粮食,相当于自己消耗了一石,最聪明的指挥官是从敌人的内部瓦解敌人。</p>
作为新安三县的领主,赵穆没让他的百姓饿肚子,他已经算是仁君了,至于其他地方的百姓,他只能报以同情,谁让他们不是自己的子民呢?</p>
和赵穆预料的不错,赵穆占据了新安三县之后,半年之内并没有其他势力的攻打。而河东地区的粮食被他买光了,无论是官军还是义军都没粮食,所以谁也不敢轻易用兵,也催化了这一结果,为赵穆的发展赢得了些许的时间。</p>
不过战争马上就要到来了,但是赵穆的羽翼也已经丰满了起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