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天牛(1/5)
幼虫凭借背部与腹部的双重支撑,交替收缩和放松身体,能够在自己所开凿的隧道里进退自如。但是,假如上方和下方的行走步带只能动用一个时,那么幼虫就无法前进了。假如把幼虫放在表面很光滑的桌面上,它便会慢慢地弯起身子,动弹个不停,一会儿伸长身子,一会儿收缩身子,总也无法向前爬去。等你把它放到有裂痕的橡树干上时,它便神气起来,因为橡树皮很粗糙,凹凸不平,像是被撕裂开来似的,它可以在上面从左往右、从右往左地缓缓地扭动身子的前半部,抬起,放低,一再重复这一动作。这是幼虫最大的行动幅度。幼虫那已经退化了的足一直都没有动,一点作用也起不了。如果说这些残肢废足作为成年天牛的前身而存在的话,成虫那敏锐的眼睛在幼虫身上却未见丝毫雏形。在幼虫身上,看不到任何微弱的视觉器官的痕迹存在。幼虫生活在树干内,黑漆漆的一片,视力又有何用?与此同时,幼虫也没有听觉。在橡树树干那黑暗的深处,没有任何声响,与视觉一样,听觉自然也失去了作用。如果谁对此心存疑惑,我们不妨来做一个实验,以便释疑解惑。我把树干剖开来,留下半截通道,便可以跟踪监视在树干里面正在劳作的居民。环境十分安静,幼虫忽而挖掘前方的长廊,忽而停下活计,歇息一会儿。休息的时候,它便用步带将身子固定在通道的两侧壁上。我趁它休息之机,想测试一下它对声音的反应。我先用硬物互相敲击,继而用金属击打发出回响,最后改用锉刀锉锯子,却未见到天牛幼虫有什么反应。它对这种种声响无动于衷,既不见它的皮肤有任何的颤动,也不见它有何警觉的表现,即使我用尖尖的硬物刮擦它身旁的树干,模仿幼虫啃啮树干发出的声音,也都不能奏效。这就是以证明天牛幼虫毫无听觉。
那么,天牛幼虫是否有嗅觉能力呢?各种情况都在表明它不具有嗅觉能力。嗅觉只是作为寻找食物的辅助功能,但天牛幼虫却用不着费心劳神地去寻找食物。它的住所就是它的食物,它所栖身的木头就在向它提供活命的东西。另外,我也对此做过实验。我找了一段柏树,把树干挖了一条沟痕,直径与天牛幼虫所挖掘的长廊的直径一样大小,然后,我就把幼虫置于其中。柏树的气味浓重,具有大多数针叶植物所具有的那种很浓烈的树脂味。当我把幼虫一放到那条沟痕里去的时候,它很迅速地便爬到了通道的尽头,然后就一动不动了。它的这种静止不动不正是它没有嗅觉能力的证明吗?天牛幼虫长期生活在橡树干里,树脂这种独特的气味应该引起它的不适或厌恶的,它本应通过身体的颤动或逃跑的企图来表现自己的厌恶之感的,但是,它却并没有做出这种反应来。它在找到合适的位置时,便立刻停下脚步,待着歇息,一动不动了。然而,我又做了另外一个实验。我把一小包樟脑放在长廊里,离天牛幼虫很近,仍然未见它有什么反应。然后,我又用萘做了同样的实验,结果依然相同。做了这么多实验之后,我觉得天牛幼虫没有嗅觉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了。
当然,它肯定是有味觉的。只是这种味觉应该属于“残缺不全”的。天牛幼虫在橡树树干中一直生活了三年,其食物很单一,就是橡树木纤维,别无其他。那么,幼虫对这唯一的食物又会有什么评价呢?顶多也就是吃到新鲜多汁的橡树干时会觉得很鲜美,而吃到干燥无汁的树干时便觉得没太大滋味罢了。
剩下的就是它的触觉了。它的触觉点分布得很散,而且是被动的。任何有生命的肉体都具有触觉,一旦被尖刺儿刺着,就会觉得疼痛,就会抽搐、扭曲。总之,天牛幼虫的感觉只有味觉与触觉,而且还都非常迟钝。
我不禁在想,既然如此,那么天牛幼虫这种消化功能很强但感觉功能却极弱的昆虫,其心理状态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触觉与味觉会给那些已经退化了的感觉器官带来些什么呢?很少,几乎什么也没有。天牛幼虫只知道,好的木头有一种收敛性的味道,未经精心刨光的通道壁会刺痛皮肤,仅此而已。这就是天牛幼虫的智力所能达到的最大程度。而肯迪拉克却错误地认为,天牛具有很好的嗅觉,这是科学的一个奇迹,一颗灿烂的宝石。它可以回想往事,可以比较,判断,甚至推理。可是,现实中,这个几乎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的大腹便便的昆虫,它真的会回忆、会比较、会推理吗?我就认为天牛幼虫犹如一截会爬行的小肠而已,我觉得我的这一比喻十分贴切,天牛幼虫的全部感觉能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