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醒时同交欢(2/15)
却瞒不过时常夤夜探美、高来低去一身好轻功的戚少商。
他都一一看在眼里。
他本来对这些骚人墨客,向没放在心里,觉得这些人在时局动荡、国家多难、民不聊生、生灵涂炭之际,只会吟风弄月,附庸风雅,光得张口,明为相互吹捧,暗里相轻互戕,百无一用,却崖岸自高,少有能悉民生疾苦,少见能为民治世经国的。他本身自少就博览群书,旦博学强记,努力发奋,作曲填词,琴惧诗画,无一不精,少有不通,但他却未看重这等迂儒之才,而以手底起风雷翻云覆雨、剑下度亡魂杀恶斩好方为大丈大之气魄,英雄之本色!
——风花雪月、夸夸其谈也太轻易了!
真正进而成大功、立太业,退而能保全身、得自在,这样才算是个人物!
诗只是纸上文字。词更属诗之余味。歌只算是声音震动空气。曲只可在闲时陶情冶性。
画更只是梦里真真。书读多了一旦化不开,更使人懵懂。真正的大英雄要立言、立功、立德,微时要独善其身,要让自己活得最快乐、精进;显时则要成为搞风搞雨中的咤风叱云顶尖第一人,非石破夭惊、惊天动地不算好汉!哪怕就算要写诗作词绘画,也得有干秋传诵、万载流芳之才方才为一流人物!
——一人只管管文学、看看山水、挑挑情、逗逗儿孙,那大简单了,对戚少商而言,一人管一人太不长进了,是真英雄就是一人管十人、百人、于人乃至万人、亿人,这才算是大人物、大丈夫!
要管那么多人,是以大丈夫首得要志气磊落,而大人物须有霹雳手段;不过话说回来,这一“管”字,不一定是驾御纵控之意,反而可以只是精神上的感召、意境上的调校、志气的激励、人格上的影响。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这才是不世功业。
戚少商本来不喜欢京城。
他读史深觉:大英雄、真好汉一旦人京进城,很容易便让纸醉金迷消磨了志气。
腐化是一种过瘾的自尽。
堕落是一种痛快的病。
——但病和自尽都是通向死亡的途径。
他逃亡时不累。
他给追杀时无惧。
可是他怕在这红粉遍地、金粉升平、繁束纷华的都城,每一个晚上,他都与无由的寂寞和倦意同度这京华夜。
仿佛每次睡醒时都要抹去眼角的那一颗未干的泪。
但他又知道,是真英雄便不能不入京。
不入京便无法会尽群雄、无以成大事、遂大志。
——要当一个真正的群龙之首,便得要与群蛇、群蚊逐一较量,打出个龙飞九天来!
是以他虽怕京城,却入了京。
很少人知道他除了每晚偷偷掠在黑夜的疾风中,如果不是去探访李师师,就是远离京华,去边地那残破的古城墙上,坐下来,看,那一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如斯孤绝、如此孤清的春天月亮。
春花秋月何时了?
真正的人物,都下会太流连于自己的在事的;一个老是跟人提他当年勇的人,往往他已无复当年勇了。
大人物只注重今天。
把今天做好,明日就是他辉煌的往事。
只不过,一个人若是没有往昔、又怎会成为今天的他?
或她?
就像今夜。
戚少商一路来寻访李师师的路上,走过小甜水巷,见到一个小女孩,手里拿着一桶子盛着清水养着的花,女孩看到他,便递给了一朵花。
粉红色的花。
花香很幽。
一种娴静的幽。
香味里还十分的优。
一种柔雅的优美。
香气却酝酿着忧。
一种淡淡却挥之不去的忧悒。
戚少商认得这种花。
它叫蔷薇。
粉红色的蔷薇却教他想起了一个儿
她。
息大娘。
——息红泪。
当年,他正鲜衣怒马,意兴方豪,她也巧笑情兮,闭月羞花。他的日子正值火焰一般的年少,在江湖上因一度春风而相识,因武林中数次格斗而相报,因一场误会而谅解,因一个承诺而渡江。
怒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