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醒时同交欢(1/15)

有时扮作商贾、贩夫、乃至公子王侯,径自扣访醉杏楼。

有时他以原来形形貌去找李师师,更多的时候,是他以高妙的轻功,夤夜造访李师师的香闺。

不过,无论他是以哪一种身份访她,他都一定先得过李师师的首允才会进入李师师的闺阁中。

他和李师师谈诗。

师师问他江湖。

他跟李师师议政。

师师跟他论命和运。

他与李师师看花看月甚至看那看不到的风。

师师和他逗猫逗狗甚至逗那总有一天会照见朝如青丝暮成霜的高堂明镜。

师师很喜欢他来。

也等待他来。

花前月下,两人谈褐畅快,笑得心情,始终以礼相待,不及于乱。

不及于乱是不是好事?

——为何不能乱?

不乱就是平靖。

平安是福。

平静和稳定是孪生子,可是英雄生命的光辉,却要在动荡不安的苍穹里才能擦出灿亮的光辉和垦火来。

枭雄尤然。

——戚少商到底是英雄?还是枭雄?

不过,至少,他绝对不是个平凡的人。

——不凡的人,就算想平凡的过一生,也一定像袋子里的锥子一样,迟早要刺破袋子,露出头角来,只要他也够幸运。

——只不过,能出人头地、崭头露角,到底是一种幸,还是不幸?

乱。

戚少商喜欢乱。

因为乱才能够逼现他应变的才能,克服危机的手段。

他不是诸葛先生。

诸葛小花求稳定。

因为时局先得稳定才能有效的改革进步,要是八方风雨、四面楚歌,民心不安定,人心不安稳,又如何让人安居乐业、繁荣稳定?

他是个以大局为重的人。

王小石更不然。

他随波逐流,自得其乐。

他是随波逐流,但绝不自甘堕落:他自得其乐,但善于使众同乐。

他得势时是为大家谋利做事,失意时也为自己理想做事。对他而言,上山是乐,因为可以登高望远;下山亦是乐,因为可以倚树看云。

他无所谓。

不执著。

他的人生是不断的发出光和热。

他进是乐,退亦是乐。

进和退都已在生命里走过。

发完了、放尽了,就走。

戚少商则不然。

他的今天为明天而活。

他的过去大辉煌。

他对未来有寄望。

他的声望如日中天,但所剩时日却眼看无几。

所以他的今天很重要。

——今天每流一滴汗,就是开在明日的一朵花。

因此他每日都奋斗不懈。

更重要的是:每天都得活得开心称意。

一一如何才活得开心?

答案只有两个字:

玩乐。

——认真做事,尽情玩乐。

这才是不在此生,这也是戚少商活着的守则。

故此,他不怕乱。

因为乱才能迫出他的才气、才干和才情!

此际他心里很有点乱。

实际上,这段日子里,他心里都很乱。

因为他发现李师师这个体态很撩人、见识很渊博、才情很优美的精彩女子,却在私生活上,很有些儿小小的淫乱。

一她很可能是那种:有性大可暂交颈的女子。

这个发现令戚少商着实懊恼。

他并不是生气。

更非狂怒。

而是懊恼:

带着微微惋惜、有点心疼、但极为烦躁的那种懊和恼。

戚少商发现李师师不只有一位”闺中密友”。

不只是当今风流天子赵佶,连同名词人贾奕、乐坛魁首周邦彦、苏州名士大豪孙公蛭等人,全是李师师的入幕之宾。

由于这些风流名士,备有来头,且行踪诡秘,要避过赵佶,自得托人安排,多费周章,且如惊弓之鸟,暗度陈仓,尽管皇帝为色所醉,未知就里,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