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惊灭青灯宜秋楼(1/9)

物白发青灯郭宜秋!

纵是苏探晴从洛阳出发后有诸多猜想,亦绝未料到竟会在这样的情况下见到郭宜秋!只见他身材枯瘦,长长的白发垂于腰际,脸上皱纹丛生,面相端严,瞧起来只不过是一位平凡无奇的老人。

萧弄月与苏探晴走入石室,郭宜秋蓦然睁开双眼,面上隐含笑意望定苏探晴,刹那间他双目中似乎流动着一份奇异的光彩,那份光彩并没有任何威胁感,犹如宝石明珠般天然柔和。苏探晴平生所见之人中不乏眼神凌厉的高手,但被这淡定的目光一照,却令他生出自惭形秽之感,面前仿佛是一位拥有无上智慧的老人,自己内心的一切思想都在他的凝视中暴露无遗、无所遁形。

萧弄月对郭宜秋态度极为恭谨:我按大哥的吩咐,以探看张宗权的名义将苏少侠领来,并故意断去漂萍桩令其余人无法跟来,应该不会让人生疑。转头对苏探晴笑道:刚才在塘外小弟故意提议比拼轻功,目的就是要让苏兄单独来见郭大哥,其中失礼处尚请谅解。

苏探晴微微一笑:萧兄光明磊落,如此做法必有深意。

郭宜秋对苏探晴含笑颌首,并无言语。他虽是如老僧入定般纹丝不动,但那瘦小的身体里却似乎蕴藏着一股震慑人心的力量,令人心生敬重。纵是以萧弄月风流自赏、苏探晴的洒脱心性,面对郭宜秋皆是垂手肃立,不见半分狂态。

苏探晴知道六年前侠刀洪狂、白发青灯郭宜秋与剑底弄月萧弄月三人共创炎阳道,其中郭宜秋年纪最长,洪狂次之,萧弄月最幼,因此萧弄月才对郭宜秋以大哥相称。据说洪狂本欲让郭宜秋做盟主,但郭宜秋心性淡泊执意不允,所以才做了炎阳道第一护法。算来郭宜秋如今已达七十高龄,但只观那刻字于石的惊人指力,可知其一身内力修为实已臻化境。

萧弄月道:我知苏兄心中必有许多疑问,不妨直言相询,小弟必将坦诚相告。

苏探晴既知这一切都是郭宜秋早就安排好,隐隐感觉其中隐藏着一个惊人的秘密,心中千头万绪却不知从何问起。正犹豫时,郭宜秋开口道:苏少侠面相清爽,隐露正气,看来凌云并没有选错人!他的声音并不响亮,却犹如实质般传入耳中,令人心生暖意。

仅此一句话已令苏探晴心中掀起狂澜,他面上努力保持着镇静,轻声道:晚辈与顾凌云是生死之交,如今却身陷洛阳。为救他脱困才替摇陵堂出使炎阳道,但听前辈如此说,莫非早就料到晚辈的到来么?

郭宜秋面容如古井不波,眼神中却泛起一种洞悉天机的笑意:老夫不但早知道你要来金陵,更知道你此行的目的是要取老夫的项上人头!

苏探晴大惊,不由退开半步。萧弄月大笑:苏兄不必紧张,大哥早知你不会为虎作伥,不然又岂会让我特意带你来此?

郭宜秋缓缓道:老夫刚才以独门的心法相试苏少侠,确实感应不到有丝毫杀意。

苏探晴恍然大悟,郭宜秋之所以有白发青灯的外号,白发是形容他相貌苍老,白发满头;青灯则是指他名为青灯照佛的武功。这门武功在江湖上传得神乎其技,据说缘于少林达摩祖师所传,以无上佛法普渡众生,不但可在无形中化去敌人的杀气,更可感应到敌人内心精神的波动,从而提前判断对方出手方位早做预防。青灯照佛与许沸天的破魂大法类似,但破魂大法仍只属于慑魂之术,比起青灯照佛不战屈人的威力自不可同日而语。

苏探晴暗呼侥幸,他从洛阳出发后一直拿不定主意是否应该从擎风侯之命刺杀郭宜秋,直到在隆中城被解刀陈问风一语点醒后,才决意放弃这个念头。万万想不到自己的一举一动早已在炎阳道的掌握之中,若仍是心存刺杀之意,只怕如今面对早有提防的炎阳道两大高手,绝无幸理。心中又浮起更多的疑问,擎风侯派他刺杀之事极其机密,只有摇陵堂最高层的数人知道,郭宜秋却是从何得知?难道他的青灯照佛竟可以窥视自己内心的隐密,实是匪夷所思。

萧弄月看出苏探晴的疑惑,却并不作解答,而是反问道:自太祖一统江山,我大明朝经过五十余年治理,天下已定,根基渐厚,但却仍有两个隐患难以根除,苏兄可知是什么?

苏探晴略一思索:依小弟所看,萧兄所说两个隐患一个是蒙古人囤兵塞外,对我中原虎视眈眈,时刻不忘进兵中原;第二个莫非就是摇陵堂?

萧弄月抚掌笑道:正是如此!所谓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