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参军取证(3/5)

来到努尔哈赤跟前,同声说道:“请都司放心,有我们在,不攻下图伦,死不瞑目!”

盟友、兄弟的鼓励,更鼓舞了努尔哈赤的斗志。

当下便马不停蹄,直奔图伦城(今新宾县汤图)。

图伦虽称之为城,实则是一座屯堡,土城土墙,高不过一丈,方圆仅有三里。城内除尼堪外兰住的是灰砖瓦房,其余多是土墙茅屋,窝棚马厩。

平日尼堪外兰在城内为非作歹,强占耕地,劫掠猎物,霸占阿哈,积怨甚多。

所以当努尔哈赤率兵逼近城下时,各家各户都象过河的牛,各顾自己,只有尼堪外兰的几个家族亲信,趴在城头,胡乱射箭抵挡。

额亦都为人刚直义气,他替努尔哈赤报仇的心最切。

战斗打响后,只见他踏着搭起的人梯,第一个攻进城内,连忙找来一根铜盆粗的房梁,十几个兵士一块抬起,几下子就把城墙捕出个大豁口,接着一匹匹战马,嘶叫着,一个接一个冲进城内。

安费扬古陪着努尔哈赤冲到尼塔外兰的官府,破门攻入院内,到处搜寻尼堪外兰,却不见人影,众人失望地叹息道:“来迟了!”

整个攻城不足一顿饭工夫,努尔哈赤命令将俘获的马匹、牛羊、衣物、器具、阿哈、全部点清。

然后,按军功大小均分。

图伦告捷,大伙一齐跳起“空齐”舞,庆贺着战胜利,而此战告胜,努尔哈赤又增添了些马匹、兵器、士气更加旺盛。

他与众兄弟商议,决定继续招买兵马,追击尼堪外兰。

尼堪外兰逃出图伦后,越过凉水过膝的浑河,顺流而下,沿着浑河右岸,跑了半天,来到辽东边墙下,在浑河北岸的嘉班城下马解鞍。

尼堪外兰想:“此地近靠抚顺,是女真与明朝的边界,万一努尔哈赤追到此处,可寻求明军的庇护。”于是,他用二十张貂皮,换了两间汉人住的户子,安息下来,其他同来的部族老小,也都临时搭起窝棚,住下来。

不知不觉到了十月下旬。

努尔哈赤刚刚带领众人打猎归来,忽见探马来报:“禀报都司,尼堪外兰住在嘉班,老婆孩子都在那里。”

“军情可靠?”

努尔哈赤问道。

“小人亲眼所见。”

探马说罢,从腰里掏出一条三四岁孩子穿的法克列(小裤子)说道:“这是尼堪外兰的孩子穿的法克列,我特意在寨子里的桃林里顺手牵羊,拿来的。”

努尔哈赤接过来,连声赞道:“好!好!好!口证不如物证。”

当天,努尔哈赤就率领上有名军卒,骑上马,星夜奔向嘉班城。

天刚亮。

努尔哈的兵马就来到就浑河北岸的嘉班。

兵马入城,鸦雀无声。

太阳初升时,兵士们将旧茅棚都搜个遍,却未见一个人影。

最后额亦都在一片苞米地里,找到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

他把老人带到努尔哈赤跟前,努尔哈赤问道:“老翁,你是哪里人?”

老翁慢吞吞地说:“本地人。”

“尼堪外兰哪去了,你能帮我们的忙吗?”

老人察了擦红赤赤的眼角,往西一指说道:“朝那边跑了。”

努尔哈赤跳下马来,看了看地上的马蹄印,然后同身边的安费扬古说道:“露水刚打湿地皮,马蹄印里还潮乎乎的,肯定跑不远。”

接着,他翻身上马,马刀在空中一挥,说道:“追!”

努尔哈赤率兵追到抚顺城东边的河口台附近。

只见人山人海,马沸人涌。

安费扬古怪上勒马,对身边的努尔哈赤说道:“都司,你看是不是明军出动,援助尼堪外兰?”

努尔哈赤跳下马来,站在一个高坡上,察看了一阵子,马上下令,停止前进,就地安营扎寨。

此刻,逃到河口台的尼堪外兰,正对明军驻抚顺城新游击李永芳跪下求救。

口中说道:“李大人,请您行行好,发发善心,答应让我们进城,射避几日吧。”

李永芳坐在马上,傲视远方,置之不理。

尼堪外兰马上用胳膊肘捕了捅小老婆的屁股,小声说道:“快去求求。”

尼堪外兰向来有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