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擂台比武(1/4)

不知尊兄贵姓大名?”

那人听了,也抱拳说道:“在下方文龙,人称神鞭王,特来向朱兄弟讨教。”

说罢,便亮出了随身携带的兵哭,乃一虎尾长鞭。

朱少阳见对方已亮兵器,便不再多说,手腕一抖,长剑抖起几朵剑花,向对方以兵器行了个礼。

方文龙一见,也同样以长鞭在空中一甩,向朱少阳还了礼数。

朱少阳见对方已做好准备,便以长剑使了个虚把后才正式发动攻势。

而方文龙则将虎尾长鞭当空一摆,奋起一股旋风,滴溜溜围着朱少阳的长剑旋转。

朱少阳只觉得一股气流阻着剑柄,不能近身,便暗运真力,以长剑将真力透出,气流随之消失。

朱少阳见对方有如此造诣,心中不敢轻敌,施出天心剑法,与方文龙缠斗起不来。

朱少阳的剑讲究快,以快取胜,而方文龙的鞭则讲究慢和稳,以慢制快,以稳求胜,因此这一快一慢交上了手,热闹非凡。

朱少阳见对方一招一式颇有一代宗师之风范,心中暗忖此人果然不愧被人称为神鞭王。

而方文龙则越打收中越起疑。

心想江湖上何时出了位年青的武林高手,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双方不由在打斗中都产生了互钦之情。

方文龙见自己一时取胜不了,心中不由一急,长鞭一抖,运上劲力,便向朱少阳拦腰拦去。

这一扫之势要有万钧之势,乃神鞭王方文龙三大绝招之一“横扫千军”。

朱少阳见对方猛然变招,长鞭有如一根长棍般向自己扫来,速度之快有如闪电。

朱少阳见躲闪不及,急运全身功力,以长剑挡住了这接腰一鞭。

双方兵器相接,一时竟谁也逼不开谁的兵器。

方文龙未曾想到对方的功力有如此之高,立即收气,长鞭也软了下来,随即又一抖,长鞭再次迅速向朱少阳手持的长剑卷去。

这一招变化之快,真是有点玩诈之处。

而朱少阳则并不收气,运用气为两心法,将加在长剑上的真气增加了几层,随即长剑使了个“天外有天”向虎尾长鞭反削过去。

方文龙一见心中暗喜。

因为他这招正是为了缠住对方的兵器,没想到朱少阳竟会自投罗网。

谁知,鞭与剑相接,由于朱少阳的真力加大了,因此长剑不仅没有被鞭缠住,反而将长鞭一削二断。

这一下方文龙不禁当场愣住了。

而朱少阳则收剑抱拳道:“承认,承让。”

方文龙这时才醒悟,不禁苦笑着说道:“朱兄弟,本人输了,是在情理之中,真是英雄出少年,江湖后浪推前浪啊!看来,我要退出这江湖了。”

说罢,向朱少阳抱了抱拳便也下了擂台。

台下观众见朱少阳一次次获胜,且击败了江湖中名气响亮的一代英雄“神鞭王”方文龙。不由又一次大声喝彩和鼓起掌来。

李成梁见了也是十分高兴,心中暗自决定要将朱少阳留为己用。

而在台下另一侧观看的胡铁雨见了朱少阳连胜两场,且挫败了神鞭王,观众的喝彩声比刚刚自己获胜的还要大,不禁心中嫉忌起来。

心想如果李成梁将自己和他一并收用,自己也许要没有他的地位和受重视的程度高。

俗话说“一山不能容二虎”,自己今日只有趁比武之一良机,待机将他除去。

心中想着,不由心生一歹毒之计,暗自得意起来。

胡铁雨走到李成梁的面前,拜礼说道:“总兵大人,朱大侠武艺高强,在下请总兵大人能允许在下上台与朱大侠和番比式。”

李成梁听了,不禁摆了摆手说道:“不可,不可,胡壮士与朱大侠将来说不定是本将军的左右手,本将军又怎能见你俩有所伤亡呢?”

说完,竟皱起了眉头,胡铁雨一听李成梁的一番话,心中更加决定要趁此机会除去朱少阳。

于是,又说道:“总兵大人,江湖中人能遇高手一搏,乃是生平一大快事。如果今日在下不能与朱大侠和一比试,说不定胡某要一辈子遗憾,再说,上台比试,乃是切磋武技,并不作生死之斗,因此希望总兵大人能答应在下这一小小要求。”

李成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