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1/8)

禁卫,似乎已经知道吴应骐今天早上要带这么个人来了,他们见到了李诗这么个人,不但没有问,也一点没有惊奇。

其实这是必然的,想也知道,既有充裕的工夫,吴应骐还能不通知“平西王府”,好有个准备?

不只没有问,没有惊奇,还要搜身。

“身上有没有带兵刃?”

“带了。”李诗实话实说。

不说不行,因为要搜身。

“什么兵刃?”

“一把软剑,一把匕首。”

“交出来。”

李诗望吴应骐:“将军,对我来说,有没有兵刃都是一样。”

还是真的。

“这是‘平西王府’的规法,人人都得遵从,没有例外。”

“那么,我软剑可以交出来,匕首不行。”

“怎么?”

“匕首为先皇帝所赐宝匕,所到之处一如先皇帝亲临。”

“你在别处可以这么说,在云贵一带不行,‘平西王府’就要起兵匡复,还认他们什么皇帝!”

“可是现在总还是‘平西王府’,这个‘平西王’也还是先皇帝封的,是不是?”

这一问问得好。

吴应骐问得一时没能说出话来,沉默了一下,他才点头道:

“好吧,软剑交出来就行了,匕首可以不必交。”

李诗把软剑交了出来。

“没有别的了?”

“我有必要欺瞒么?欺瞒得了么?”

倒也是。

没再查了,李诗跟着吴应骐往后走,一路只见五步一岗,十步一哨,弓上弦,刀出鞘,如临大敌,也真栗人。

到了一个院落前,院门前站着禁卫,只吴应骐带着李诗进去了,吴应骐的护卫们留在了外头。

这个院子是什么地方,可想而知。

果然,这个大院落里的禁卫,比一路这上所见还要森严,明处、暗处,到处是人,而且一看就知道,个个都是好手。

当然,李诗不会被这种阵仗吓着。

李诗跟着吴应骐到了一处既像大厅,又像大堂的地方,四周,高高的台阶上,隔不远就是一个跨刀的,个个面无表情,凝立不动。

吴应骐带着李诗直上台阶进人,好宏伟的一栋建筑,画栋雕梁,美仑美奂。

正中上座,一张虎皮巨椅,两旁边,一边各八,共是十六名跨刀护卫,从虎皮椅一直排到门边,个个也是面无表情,凝立不动。

离虎皮椅前十步,吴应骐停住,只见他恭谨躬身:“末将吴应骐,求见王爷。”

话声引起回声,嗡嗡作响。

回声甫落,虎皮椅后的那扇巨大屏风后,响起了一阵雄健步履声,随着这阵雄健步履声,那扇巨大屏风后,一前二后的转过三个人来。

前面一个,是一个中等身材灼锦袍老人,尽管只是中等身材,但他虎步稳健,脸色冷肃,目光锐利,别有一种慑人威仪。

后面两个,则是穿着,打扮与虎皮椅前那十六名跨刀护卫相同的壮汉,一望可知,那是两名贴身护卫。

这三个人一从屏风后转过来,十六名护卫立即躬身扬声:“恭迎王爷。”

王爷,当然,那锦袍老人就是平西王吴三桂了!

吴三桂走过来,大刺刺的往虎皮椅上一坐,两名贴身护卫则紧立背后左右。

吴应骐上前一步,恭谨躬身:“末将见过王爷。”

吴三桂走过来,大刺刺的往虎皮椅上一坐,两名贴身侍卫则紧立背后左右。

吴应骐上前一步,恭谨躬身:“末将见过王爷。”

吴三桂两道锐利目光则投向李诗。

李诗从容、泰然,微一躬身:“草民李诗,见过王爷。”

吴三桂脸色变了:“你就是那个京里来人?”

“草民正是。”

“你不过是个江湖百姓,见了本藩居然敢做不为礼,你有几个脑袋!”

那一十六名护卫立即手抚刀柄,作势欲动。

李诗依然从容、泰然:“草民为天下百姓而来,王爷既以匡复为己任,不应该在小节上斤斤计较。”

“不管怎么说,礼不可废。”

“王爷认为礼不可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