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 章 番外二·EVER AFTER【11】(1/3)
记本电脑,可是也不会有人把哀乐保存在自己的电脑里。岛上又不通网络,没法临时下载一首来用,于是这就成了一个大问题,大家苦思良久,找不到一个好的方法。
先是院长提议说岛上老人有竹笛或者口琴,要不然就借了来找一个会演奏的人临时在一旁吹奏哀乐好了。可是这个提议很快被否决,原因很简单,没人会吹哀乐。
然后又有一个同爱德华一行人一起登岛的年轻翻译,提议要不然现场到时候就干脆保持静默算了,沉默也是一种庄重。可是也有人提出异议,岛上现在这几十号人一个接一个走上前去告别,好歹也需要半小时左右的时间,到时候现场只有一片沉默,伴着肯定会出现的哭泣声,那种场面令人太揪心了。何况也显得不够隆重。
大家众说纷纭没个了局,最后爱德华站了起来,说:“我倒有个提议。”
他说,在国外,这种葬礼上用的音乐五花八门,什么都有,他还曾经听过一次乡村音乐贯穿始终的,因为那一回的逝者生前最喜欢节奏明快的乡村乐。不妨找一首庄重点的、全伯生前也喜爱的歌曲来代替哀乐。
大家沉默了片刻,都一致同意这个建议。只是选择什么音乐呢,又都犯了难。因为全伯生前只爱听戏,可总不能选一段咿咿呀呀的粤剧唱腔,放上半小时吧。
最后爱德华说,他来负责选择一首适合的歌,单曲循环播放上半小时即可。而且他还补充了一句,说这首歌必定是很多人在葬礼上选用的,决不会不够得体,请大家放心。
于是这个谜底一直持续到现在才将揭晓。
乔茉也缓缓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她看着爱德华合上那本圣经,回身去他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上简单地按了几下,一首英文歌随即流泻而出。
“wrw.r./
w
wwb
,r,
rwr,r,
r
bb,...”
乔茉惊讶地睁大了眼睛。
她当然知道这是什么歌。这首歌的名字,就叫《w》。
虽然也许这首歌不算太出名,然而她却正好凑巧曾经在练习英文听力的时候听过一阵子这首歌。因为唱歌的女歌手吐字极其清晰,歌曲的节奏也缓慢,因此她分辨起来比一般的歌曲要容易许多,当时她还曾经暗想,为什么不是所有的听力练习都能碰上这么又琅琅上口的好歌呢。
乔茉仍然站在自己的椅子旁边,等待着其他的人先上前去告别。在这个空隙,她试着去回忆了一下这首歌的歌词。
不得不说爱德华确实选择了一首很适当的歌曲。这首歌节奏平缓,但也不缺乏高亢起落转折,所有的情绪都能在这样的节奏里得到适当的发泄与平缓。何况这首歌的歌词虽然乍听上去像是情歌,可是换一种角度也解释得通。那种平静中带着一丝撕心裂肺的感觉,用在葬礼上哀悼自己关怀的、自己爱的人,真是再合适不过。
随着歌曲的旋律逐渐转为激亢,乔茉看到有几位老婆婆,在身旁年轻人的搀扶之下还是走得跌跌撞撞,颤巍巍走到棺木旁边之时,更是立即痛哭得弓下了身子,以手掩口,泪流满面。
“ww
ww
wbrw
r
wr,rr?
w,w,w?”
乔茉低低地长叹了一口气。
她的视线抬起来,与台边的爱德华的目光在半空中相遇了。她看到那双淡蓝色的眼眸里带着一丝无能为力的悲哀与感同身受的悲悯。然而当他注视着她的时候,他的目光里忽然浮上了一层暖意,似是某种不可言说的安慰,像是在无声地对她说着:没关系的,这些伤痛,都会过去的。
她一瞬间不由得心下微微一震,有如平静的湖面上突然投下了一颗小石子那般,慢慢荡起了一丝涟漪,向外扩散出一片曲曲弯弯的水痕。
乔茉垂下视线,慢慢挪移到过道上,加入了排队等候上前告别的人群里。在等候和缓慢移动的过程中,她偶尔会瞥向台边的爱德华。
爱德华虽然在台边肃立,左手搭在方才用作讲台的桌子上,似乎是在关注着整个会场,但是他也不时地向乔茉望去一眼。
他尽量做到不动声色,他不希望过了今日,又有一个人来诡秘地冲他微笑,然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