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大明农业的未来(1/4)

的宗族名册,撰写帝王谱系。

记录皇室成员子女的嫡庶、名称封号、嗣职袭位、生卒年间、婚嫁、丧葬谥号等事。

其中还有最为重要的两项,皇室成员犯罪,由宗人府单独审理,包括皇室成员的俸禄多少。

宗人令,也就是说,所有的皇室成员,都在朱樉的管辖范围之内。

看似这些皇室成员,好像也影响不了什么大局。

但是有一点,现在的大明,可不是朱棣靖难之后的大明,所有的藩王们手里都掌握有兵权。

虽然不多,少则数千,多则上万,九大边疆塞王也是三万封顶。

庞大的军队体系,开始被皇室成员所掌控。

朱棣之后,这些藩王子嗣们,在被谋夺军权,甚至不允许从军,当官,经商等等,在经济上给予一定的提高。

这才有了家里疯狂造娃,朱家子孙数百万的情况。

朱英并不是一个迂腐之人,秦王和晋王对于他,曾经只是在概念中,哪有这么快就亲密无间,其中有些刻意的成分。

不过感受到两个叔叔对自己的好,或许跟老爷子有关,但终究是有很强的血脉联系。

况且他也需要两位叔叔的鼎力相助。

“二哥,你这次去四川镇压叛乱,可是要小心一些,蜀地多水,火器容易受潮。”笑傲文学

朱棡此刻已然有些微醺了,大大咧咧的对着二哥朱樉说道。

好像这事大侄子同意后,就连谕旨都已经送过来了,浑然不觉这事还没传达到老爷子那里去。

“三弟放心,就那些蛮子,别说火器,便是千骑也能将他们杀得七零八碎,不过一群乌合之众罢了。”

几口酒下腹,朱樉也开始意气风发起来,完全没有了最初被禁足的颓废心情。

朱英无语,这酒喝的,就像是秦王朱樉,明日就要出征,今日壮行一般。

他还以为两人的酒量很大,结果两人各自才喝了一斤出头吧,就已经就这般姿态了。

现在他们所喝的白酒,是从朱英那里拿过来的,在度数上和普通的白酒倒是没太多区别,只是提纯的技术要好些。

所以显得更加的醇香。

早就在蒙元时期,白酒蒸馏技术就已经出现,造型、高度与现在使用的白酒甑锅非常相似。

所以大明如今的酒的度数,跟后世的白酒相差不大。

朱英的酒量不差,毕竟是在西域,大漠,草原那边混了不少的时间。

那边好喝酒,朱英身子骨也扛得住,少说四五斤白酒下去,也能面不改色。

当听到朱棡和朱樉聊起带兵使用火器的时候。

哪怕是他已经去了火药司,甚至在制造火绳枪,依旧不由产生一些违和和割裂感。

这是受到了后世的影响,在后世的很多影视中,明清时期的战争,都是以冷兵器长枪大刀为主。

其实就如今的大明,对标海外,目前英法的百年战争,都已经快打到了第二阶段末期。

枪炮的萌芽,已经在如今英法战争中,开始逐渐展露萌芽。

文艺复兴在这个时候也已经开始。

受到战争的影响,如今的欧洲列国,对枪炮已经开始逐渐重视起来。

而文艺复兴带来的思想改革,也为后世诸多学科开始奠基。

现在的大明对于火器运用娴熟,这才是明初真正的大明景象。

明末戚继光抗倭的时候,所打的大小战役,在火器的运用上,其实跟后世的近现代打仗,已然没有太大的区别了。

只是火器到了满清手里,有被压制了一手,加上满清混乱的制度,导致火器技术反而在退后。

要知道,满清时期的乾隆和华盛顿,可都属于同一个时代。

就在叔侄三人,喝酒聊天时。

冯胜受到朱元璋的指令,已经来到了女婿朱橚周王府。

此刻的朱橚,正在书房里奋笔疾书,记录分析一些关于草药的特性。

早在之前,被朱元璋禁足在京师,闭门思过的那两年,朱橚已经初步完成了《袖珍方》的编撰。

去年即洪武二十四年十二月返回封地后,朱橚就已经完全沉浸其中不可自拔。

每天都是在探索草药的过程中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