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 浊酒同欢名都丽人(3/7)

,啊,是了,就像那天在兴教寺后的石洞中,那怪人潘自达的金剑形式仿佛……”

邓小龙渐暖一声,道:“她却真像桑姑姑,奇怪,啊,你说什么?”

钟荃只好又把方才的话复述一遍,但不等邓小龙回答,已经问道:“你说谁像桑姑姑呀?是那位薛姑娘?小弟却一点也不觉得。”他心上现出桑姥的形象,那是个清瘦而温和的中年妇人,一点也寻不出薛恨儿那种青春四射和俏丽绝俗的影子。

邓小龙道:“我二十年前见过桑姑姑,她那时真似如今的薛姑娘,只没有那颀长的身量,和那种弱不禁风的样子。”他的话题一转,道:“但是昨天你为什么不当面相询呢?”

“她讨厌我。”钟荃率直地答:“我瞧得出来,所以我不跟她说话。”

“哦,我倒没有觉察到。”他答:“不过我知道像她这种女孩子,往往会有一种冷漠的性格,对于不投缘的,常常表现出冷淡的态度,你别放在心上。”

钟荃笑一下,道:“她对我怎样,我并不摆在心里。倒是桑姑姑说过,她会亲自参与这次剑会,这……岂不是令我十分为难?我该怎么办呢?”

邓小龙点头道:“师弟所虑极是,我当时也有这个虚念。不过,依此刻仍不需为难,倘若你的宝剑出了岔子,求不到手,恐怕很难和武当的直机子争一日之长短,既然桑姑姑亲自出手,她定有克制玄机子的把握,这四大剑派的第一把交椅,再不会落在武当手上。即使你代表昆仑去应应景,输给桑姑姑一招半式,也不致有辱师门,各位长老也不致怪你,你以为对么?”

钟荃沉吟一下,没有回答,心里可不赞同邓小龙的说法,因为他并不像邓小龙,把这剑会争霸之举看得这么平谈。

他自幼长大于昆仑,第一次奉命下山,便是要达成这艰巨的任务,争那天下第一之名。

他知道虽然师父师伯等,对于名利之念,淡泊之极,可是这一次却甚是重视,另一方面,对自己也极为期许,将这重担一股脑儿给他独力扭承。

他是无论如何也得尽力做到,不能稍稍存有推倭责任的念头。

他自从学得拦江绝产剑,经数日来体味操练,大有进境,配合起自己原有的昆仑剑法,直是妙不可言,是以暗中雄心万丈。昨天晚上,他一夜没有睡好,因为他想起日间在大悲庵交手的过程,悟出自己要不是心存怯念,忌惮对方乃是华山派掌门人万妙庵主的话,而能尽量施展出真功夫,大概经一番苦战之后,会占点上风。

以万妙庵主尚且如是,那么别的人更不必再说了。

是以在一夜之间,他许多观念都已有所改变。再也不以年纪、辈份和名望来推度一个人的实在功夫了,方才所说的为难,本意是说在礼貌上,似乎不应对一个有这等关系渊源的长辈互争雌雄,并非惧她武功厉害。可是这时听邓小龙的口风中,好像有点偏袒桑姥的意思,而且已假定了他定非玄机子之敌,倘若求不到宝剑的话,非让给桑姥出手不可,无异说他必定不及桑姥。

他虽然雄心勃勃,有点不服气,但没有再说,却暗自盘算如何将拦江绝户剑法,练到和本身的昆仑剑法打成一片,将之融汇贯通。

于是,即使得不到宝剑,也可以在百花洲的剑会上逐鹿盟主宝座,庶几不负诸位师长一番期望。

这一来钟荃变成了有心人,有些念头便不再坦白说出来,但又不会打诳语,只好默不做声。

两骑并驰,不旦已到了洛阳。那洛阳乃是九朝都会,名胜古迹,文物风采,说之不尽。

他们先在镖局下马,镖局中人,纷纷出迎。

这时,四大镖头都均有事他去,要知做镖行的,最讲究是信用两字。

万通镖局失镖之事,天下皆知,但邓小龙得到钟荃资助,开出一张三十万两的银票,毫无难色。

这件事当然传遍商家,故此生意反而更加兴旺。至于镖行中人,当然对该局之镖货被劫感到极大耻辱,誓圆清雪,但这仅是镖行中人的感觉而已,那些需要保镖的商家,当然只着眼于能否赔偿的问题。

镖局中只剩下几个人,他们全认识钟荃,但钟荃却不认识他们。

邓小龙应酬甚忙,请帖山积,这是因为他早已声明要回洛阳。

他们洗尽风尘,换件干净衣服,邓小龙便要带钟荃一道出门饮宴游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