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英雄大会(3/17)
当下,悄悄地飘落厅外,再由大门进来。
三人面朝庙门,林元生一登石阶,即看清三人面貌。
他乍见之下,饶他一身是胆,武林中的顶尖人物,也不禁心生寒意。
原来这三人,不但衣着奇异,面貌犹怪——
左边的红衣人面如镬底,目似铜铃,獠牙露齿,赤发红须,丑陋至极,当中的黄衣人,国字大红脸,双目赤,鼻高如坟,口大如盆,一部黑髯,长至胸前,也丑得吓人,右边的绿衣人,轮廓倒是不错,是幅瓜子脸,五官也颇端正,但却白惨惨地,毫无血色,见之心寒。
总而言之,三人各极其丑,套句古语:“三分不像人,七分倒像鬼”,若不亲眼目睹,谁也想像不到世间有这等丑恶之人。
林元生突然前来,引起院中些微**,一致向他打量,但这**,只有一瞬,除三人中的绿衣白脸女人不时朝林元生抛送秋波,搔首弄姿,面含微笑外,其他之人,都把他抛在脑后。
只见黄衣人裂嘴一笑,道:“还服不服?”
凶悍大汉犹豫了一会,抖手中大砍刀,道:“还有两刀呢,如这两刀仍伤不着你们,老子就认输了。”
黄衣人道:“我们是要服人心,不服人口,你再砍吧。”
凶悍大汉冷哼一声,侧移二步,朝左边的红衣人一式“划分阴阳”,向脑后砍落。
只闻“啪”的一声巨响,凶悍大汉赶忙倒退,握刀右手,虎口被震裂开,涔涔血流。
再看红衣人额上只呈现一道白痕,而瞬息消失,恢复原来模样。
林元生见状,不自觉地倒抽一口凉气,心忖:似此情形谁能与之动手?
凶悍大汉虽然虎口破裂,却仍不肯放弃最后机会,也是最后的希望,把刀交给左手,走至绿衣白脸人身前,以锋利无比的刀尖,猛力向白脸人胸口刺去。
这凶悍大汉臂力颇有份量,直把白脸人连人带椅推后两步,却是未刺入白脸人体内。
这是一椿闻所未闻的怪事,若非亲眼目睹,谁人敢信,然事实如此,不由你不信。
(笔者按:这则故事,并非虚构,而是事实,清光绪二十六年,有个秘密会党,名称义和团,曾当众表演刀枪不入,而得慈禧太后支持,抗日初期,有一个大刀会,也是刀枪不入,相传,义和团和大刀会的始祖,就是这三人中的一人,这三人初出江湖时,行为本不端正,后因许多挫折,才改邪归正,至于什么挫折,下文自有交代。)
凶悍大汉以三个不同的招式,均伤不了这三位怪人,虽然不知三人因何刀箭不入,却也心服口服了。
黄衣红脸人神容一整,庄肃地道:“罗头领,现在还有什么话说?”
凶悍大汉倒抽一口凉气,拱手道:“罗某虽是身出绿林,说话却也算话,三位有何吩咐,万死不辞。”
黄衣红脸人道:“首先拜老夫为师。”
凶悍大汉又抽了一口气,转身对其同伴道:“兄弟们,我们自结拜鸡公山,虽只半年,但各位均肝胆相照,情同手足,本欲有番壮举,不想壮志未酬,途生枝节,往日誓言,已无法如愿了。”
“我们绿林中,讲的是出言如山,兄弟我自视太高,已许诺于人,自不能出尔反尔,兄弟们如有肯随我拜这三位大仙为师者,我不反对,否则,尽可各奔前程。”
众人闻言,立即议论纷纷,半晌,都愿意随凶悍大汉拜三人为师。
于是,十余人一字排成,朝三人跪下,自报姓名,宣誓尊三位怪人为师,同时三跪九叩,完成拜师大礼。
黄衣红脸人哈哈笑道:“好,好,你们且起来。”
众人一齐站立起来,恭立当地。
黄衣红脸人道:“我们三人学道于西北,如今东来,第一步,是先收服天下武林各门派,及招收天下能人异士,之后再行第二步计划……”
凶悍大汉道:“第二步计划是什么?”
黄衣红脸人道:“须持第一步计划完成后,始能宣布第二步计划,现在我们暂以鸡公山为根据地,回去后,立即出榜招贤,同时修书宣召武林各派来投。”
凶悍大汉道:“眼下武林,虽然战乱不安,但各派仍有其实力,尤其穷家帮,天山、茅山,实力犹厚,而我们既无派名,又无历史,更无声望,他们岂肯归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