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5/9)
用匕首插向青筋侧边,用力一挑,轻响一声,一股鲜血溅射出来,腥臭无比。
他强自抑压住那股恶心之感,退开一旁,顷刻之间,江山精头面全身鲜血,楼板上已流了一地,腥气扑人。
那江山精因是倒吊之故,血液从伤口流出来,甚是急疾,过了好一会功夫,他突然间身躯一动,双睛缓缓翻开。
当他恢复知觉之后,便剧烈挣扎,但他神智未清,竟不晓得弯竖起腰身去解足上之缚,反而大声咆哮吼叫,挥拳乱舞。
他果真力大无穷,这一阵挣扎,弄得整座钟楼都摇震不休,好像就要坍倒似的,幸而那根悬吊巨钟的粗索和横梁都十分坚牢,没有断折。
薛陵已躲起来,但心中十分耽忧,一则恐怕他把钟楼弄倒脱身,二则怕伤口自合,不再流血。
天色业已全黑,江山精的咆哮声十分恐怖,夹杂着粗重的呼吸声。
薛陵心想自己反正不能再查看他的情形,便离开钟楼,走到大殿上。
他用火摺点燃殿上的长明灯,荧荧灯光之下,但见一个人躺在地上,上前一看,正是早先被江山精吸了血的乡人,他设法想救醒他,以便问一问经过情形,但那农家少年一直昏迷不醒,由于这一件事,薛陵心中觉得好过一些,觉得自己弄死江山精之举,实在是义不容辞的事。
他在别一个院落的禅房内躺下,一面侧耳倾听钟楼的声响,这一夜真是漫长难渡,他在不时随风传来的咆哮声中时醒时睡。
这真是一段难以忘怀的恐布经历,但他自觉仍然有胆量可以支持承受,须知他很可能忽然惊醒之时,发觉江山精狰狞地站在床前,世间之人,无不怕死,但若是知道“死”是怎么一回事,这惧怕之心,定然减少许多。这就是说,人类都害怕不可知的事物,因此虽然是已不把生死放在心上的薛陵,仍然感到惊恐怖惧,因为他不知道江山精会不会挣脱束缚和找到此处来报仇?
天色微明之时,四下一片岑寂,薛陵经过一夜的紧张等待,这刻反而沉沉睡着。
他在梦中陡然被一阵声响惊醒,托地跳下禅榻,揉揉双眼,定一定神,侧耳而听,分辨出这阵声响乃是从大殿那边传来。
这时红日满窗,把长夜中使人不安的黑暗完全驱散。他悄悄走出禅房,向大殿走去,在殿外便停步聆听,阵阵哀伤的哭声传入耳中,夹杂着有几个男人劝慰之声。于是他稍稍放心地从门缝张望出去,但见十多名掮着锄铲的乡人,围住那个昏迷的农家少年,在少年身边有个妇人掩面大哭。
过了一阵,这些人通通走了,也把少年扛走。整座古寺又陷入寂静之中。
这些乡人们都不敢到寺内各处查看,薛陵因此想道:“那江山精如若已死,我便得想个法,告诉乡民们,否则他们还要惊恐许久,将来说不定会被奸人趁机利用他们畏惧的心理,而做出种种恶事。”
当下悄悄转身向钟楼走去,心中十分紧张。到了钟楼之下,侧耳聆听片刻,毫无声息,于是壮起胆子,从木梯轻轻爬上去。
他的头刚刚伸上来,一声惨哼传入耳中,骇得他那颗心大跳特跳,暗想:原来江山精还未死去。
但薛陵旋即瞧清楚江山精仍然倒吊在粗索上,两条长臂乏力地垂下,满楼板的鲜血,此刻业已凝固,呈现一种使人恶心的紫青色。
他口中偶尔还发出呻吟之声,薛陵踏上去,叫道:“江兄,江兄………”
江山精似是没有听见,口中喃喃的发出一些声音。薛陵仔细一瞧,他颈上大动脉的伤口,仍然有血滴出,不禁大感骇然,忖道:“他流了一整夜的血,至今未干,若是用大水缸盛装的话,最少也可以盛满几个大水缸。”
他已听明白对方口中不断的声音是要水喝,心下大为悯然,想道:“他纵是罪大恶极,也不该受此酷刑。不管他会不会把我弄死,我仍然要把他放下来。”
此意一决,更不迟疑,纵上去抓住绳索,用匕首力割,眨眼间,“砰”的一声大响,江山精已掉落在楼板上。
薛陵很快就去提了一桶清水,用巨大的木瓢舀起,送到他嘴唇边,由于江山精无法抬起巨大沉重的头颅,所以薛陵只好托起他的头,弄得一身皆是腥黏的血。
江山精连喝了六七瓢,这才停止,巨睛缓缓睁开,瞧见了薛陵,他有气无力地道:“是你把我杀死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