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3/9)
躯伏低,便减少被劲箭侵袭的面积。
那五十名军士布成的三角形锥阵两侧都以盾牌严密衔接,变成盾墙,尖锥形向着数目比他们还多的敌人,并不向前移动。
原来对方一则个个强悍矫健,刀法精妙。二则都散伏地上,面积甚大。因此明军这个三角阵不能向前移动,否则便把后面空隙露出,予敌人可乘之机,只有在一种情形之下可以向前冲击,那就是察明对方主帅所在,突然冲刺过去,一举击杀了敌人主帅。
这刻只有石田弘一个人挺立如山,眼中射出闪电般的光芒,查看敌人的坚阵有何破绽。
明军三角阵的尖锥突然扬起一面红旗,这个阵势立时生出变化,但见紧密衔接的长形盾牌都微微旋转,每面盾牌之间便露出尺许空隙。
大约有十支劲箭嗤嗤连声电射而出,都密集指向挺立着的石田弘。
石田弘大吼一声,举刀在手,旋身一舞,把袭到的劲箭全都磕飞,他大吼声中,已有二十余名倭人分向三角阵的两面扑去,刀枪并举,去势异常凶猛。
但盾牌间隙之中二十支长枪迅急挑刺出去,立即把敌人击退,还刺死了三名敌人。
倭人急急撤退,又伏在地上。这第一回合,是明军得胜,要知石田弘挺立不动之意,便是要明军鼓箭集袭自己,如此他的部属便可以乘机迫到盾前冲杀,那知对方长枪突出,这些长枪手藉着盾牌手掩护,不必防御,尽是攻势,所以凌厉无匹,一举击退了敌人。
四下的军士们都是初见这等小型对阵交锋的场面,人人瞧得呆了,都忘了趁机上前或逃走。
薛陵瞧见三角阵的尖锥那人正是何元凯,心想他训练好这个阵法,很不容易,该当让他先逞一逞威风,好教倭寇们听闻他的大名,以后才有先声尊人之势。当下抑制住自己出手的卫动欲望,凝神观战。
石田弘拔刀在手,或左或右的挥动几下,然后大吼一声,四下的倭寇都厉声大叫着跃起身,生像是发动总攻击。
明军三角阵仍然飞起一面红旗,弓弦声响处,十支劲箭全部密集石田弘身上。
石田弘已奔前数步,被这一阵劲箭迎面袭到,只好挥刀磕拨,不觉又退回原处。此时其余六七十名倭人个个都一跃即伏,没有乘隙往前攻,因此石田弘挡过这十支劲箭之后,若然再度上前,仍然得被箭阵阻住。
这第二个回合又是何元凯得胜,只因石田弘乃是命令部属作出佯攻之状,以便把对方劲箭吸引开,则他便可乘机迫到盾墙边,仗着高强的武功冲开缺口,其时石田弘部属悉数涌到,敌阵非破不可,可是何元凯料敌如神,不为所动,下令箭手全力对付石田弘,使得石田弘计策失败。
薛陵心中大大喝采,低头一望,但见一个明军背靠石墙,正在观战,他灵机一动,悄悄飘落,一伸手就点住那军士的穴道,随即抱住他跃起,越过石墙,落在这一边,他迅快把那军士的号衣剥下来,又把头盔摘下,通通穿上之后,轻轻一跃,又越墙落在广场这一边。
此时薛陵已变成一名军士,夜间火光之下,很难瞧出他下半身裤鞋不同于军士的破绽。
石田弘再度挥刀,但见对方阵中飞起一面黄旗,这分明表示阵势应变的策略与扬起红旗时不同。但石田弘号令已下,势成骑虎,已无法中止,当即大吼挥刀扑去。
六七十名倭寇齐齐跃起挥刀猛冲,杀声震天。明军三角阵中弦声连响,那些箭手都分别向最靠近自己的敌人瞄射,一口气连发三矢,十个人加起来就是三十支劲箭了。是以但见劲羽横飞,倭寇方面伤亡了六七个人之多。
不过这时已被敌人迫到盾墙之前,弓箭已失作用,轮到长枪上阵。
那些倭寇们无一不是刀法精良的凶悍好手,这一回竟没有一人被长枪所伤,但听金铁交鸣之声不绝于耳,盾墙已被倭刀砍得摇晃不定。
石田弘本人攻到锥尖,他一心一意要杀死这个极厉害的对手,因此到了敌阵尖端之时,手中长刀运足劲道,向盾牌劈去。
“当”的大响一声,石田弘只震得手腕微麻,而那面盾牌却只晃摇了一下,石田弘大惊失色,心想此阵如此的奇奥坚固,无疑是何元凯的“铁旗兵”,今日若不能除去此将,日后必成心腹大患。
他眼露凶光,已打算凌空跃起越过盾牌这一重障碍,大施屠戮。以他的身手功力,自可作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