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武侠小说(2/6)

侠五义》中为什么变成了政府的打手?

答:我也同意。每个时代有变迁,假如侠客成为政府的打手就不是“侠”了。侠士应当主持正义、帮助不幸的人。不过这些小说也力求自圆其说,做政府打手也常有主持正义的,如《七侠五义》《施公案》《彭公案》,反对土豪恶霸、贪官污吏,也是正义,但另一部分则未必。

问:《神雕侠侣》中主人公的命运安排是否刻意追求悲剧?您怎样看小说的悲剧?

答:我写小说是在报上连载,每天写一千字,翌日发表,甚至到外国旅行也要写好寄回来。开始时只写大致几个人物,然后慢慢发展。根据人物个性自然发展,有些是喜剧收场,有些悲剧收场,其中还是大团圆结局较多。悲剧并非故意安排,而是个性发展的结果。

问:您笔下的英雄是否有您自己的心声在其中?

答:我书中的英雄有很多不同类型,自己不可能化身那么多,只希望尽量写不同的人,不要重复,不过若说下笔时完全放开自己的个性与想法也是不可能的,不知不觉间可能反映一部分。并非说我自己有那么好,只是一种希望的寄托。比如:对郭靖、乔峰的为人很佩服;令狐冲很潇洒,段誉很随和,我自己做不到,但想能够这样就好了,把理想反映在书中。

问:小说中写的民族心理与文化是否有关?

答:前天我在这里讲了一点我对中国历史的看法。这个想法我早就有,所以在我的第一部小说《书剑恩仇录》中,陈家洛的两个爱人都是回族。最后一部《鹿鼎记》,韦小宝到底是什么族人也不知道,(众笑)他的妈妈交往的男人很多,汉、满、蒙、回、藏都有。此外中间有几部小说,如《白马啸西风》,汉族女子爱上哈萨克族男人。《天龙八部》的主角乔峰是契丹人,爱他的少女是汉人。我觉得民族关系无论是在历史还是小说中,都应是各民族团结融合的。

问:您为什么不再写武侠小说了?

答:什么事情总有个终点,不能老写下去。武侠小说我已写够了,想要表达的已差不多了。至于是否写历史小说,现在很难说,如果精力够,写一部也很好。

问:您怎么看大陆有许多冒名的金庸小说?

答:社会上有人冒名用金庸的名字出版小说,这个我是没办法了。(众笑)有一位叫“全庸”,(众笑)还有一位叫“金庸巨”,后面加一个“作”字,连起来就是“金庸巨作”,(众大笑)这位先生很聪明。直到三联书店经我正式授权,几年前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为我出版过一套《书剑恩仇录》,那是正式授权而付版税的,此外市面上所有都是翻版。我也不是很生气,能多一些内地读者看到,我也高兴的,当然我收不到版税就不是很高兴。

问:武侠小说前景怎样?

答:这个现在很难说。香港和台湾本来很多人写,现在几乎没有什么人写了。将来希望大陆一些好的作家愿意花时间写武侠小说,将来有好的作品。但武侠小说要有历史背景,如果有些年轻人对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不熟悉,写起来会比较困难。

问:《雪山飞狐》最后结果怎样?

答:这个我就不能讲了!(众笑)要请各位自己想象,写出解答来就不好了。有个读者写信给我说,他为了这个问题常失眠睡不着,(众笑)我想对不起了,不过这也可使他印象比较深刻一点。(众笑)

问:您最喜欢自己哪一部作品?

答:真的说不出最喜欢哪一部。写的时候都很投入,写好之后好像自己的儿女一样,有的水平高一些的,有的水平差一些的,实际上分不出对哪部特别喜欢。我想各位同学看了很多小说,每人最喜欢的也有不同。那比较好,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如果所有女同学都喜欢同一个男人,那就糟糕了。(众笑)

问:《笑傲江湖》要表达的意图是什么?

答:《笑傲江湖》是想表达一种冲淡、不太注重争权夺利的人生观,对权力斗争有点厌恶的想法。中国自古以来的知识分子、士大夫大都有这种想法,结果多数未必做得到。大家努力考试做官,想升官发财,但作诗写文章时总会表达一种冲淡的意境,说要做隐士。这也是中国文化传统的一种。要放弃名利权力是很难的事,《笑傲江湖》表达的就是这种传统思想。

问:您小说中有些怪人像嵇康、阮籍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