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北邦众乞丐 大斗宁国府(8/13)

不瞒你,这宁国府我还是初次来到,果然富庶得很,较之皖省各县称得上一枝独秀,难得老兄识途老马,倒要请沿途指点一二,以开茅塞。”

鲍玉自是连口答应,随即吩咐那仆人,叫他骑自己的马回去,并吩咐准备晚筵,这才欢喜地同着关雪羽一路向前行来。

“还没请教恩兄贵姓,大名是——”

关雪羽自报了姓名笑道:“举手之事,何敢居功,老哥千万不要这么称呼。”

鲍玉哈哈一笑,道:“那我就称呼你一声关先生吧,看足下翩翩风采,一表人材,莫非身上还有一份功名?”

“那倒没有。”关雪羽道,“不过,倒也是念过几天书就是了。”

“这就难得了。”鲍玉抱了一下拳道,“这么看来,先生敢情是文武全材,难得,难得。”

前行来至一座大庙。

红墙碧瓦,画栋雕梁,宝相万千。

是时日影偏西,夕阳西落在琉璃瓦上,渲染出一片五彩斑谰,广大的庙前空地上,栽种着许多杨柳,想当日花红柳绿,春秋定多风采。如今大旱,柳树半枯,杂花全萎,望之已有萧条之感,倒是那一片繁嚣的蝉鸣之声,仍是那般热炽地叫个不已。空旷的庙院里,只坐着无数的乞儿在晒着太阳,一片荒年萧索景象。

关雪羽定下脚步,打量着庙前颇有感慨地轻叹一声道:“这里原来就有许多乞丐么?”

鲍玉道:“原来哪有这么多?荒年嘛,各方逃难的多了,要饭的也就多了。”

接着他又指着说道:“这是我们宁国府最大的一座庙,叫相国寺,每年庙会热闹极了,如今也不行了,荒年里烧香进佛的人也少了。”

关雪羽似乎并没有十分在意听他说什么,一双眼睛只是留意着那群为数可观的乞儿。

“鲍兄你可注意到,这些乞丐有些异样么?”

鲍玉瞧了一下,立刻注目细瞧,却似乎并没有什么发现异常。

摇摇头,他疑惑地道:“有什么不对么?”

关雪羽微微一笑道:“我们走吧!”

一面说,率先向前面走下去,鲍玉忙自跟上,情知他必有所见。他既不说,定有原因,还是暂时不问的好,由是不免联想到,方才与自己动手过招的那个年轻乞丐,武功端是了得,不知是什么家数,莫非与这些乞丐有什么关联不成?

一念触及,由不住心里为之一动,正待转身,打量一番,身旁的关雪羽却又察觉,止住他道:“不要回头,我们被缀上了。”

鲍玉又是一愕,即冷笑道:“这么说,刚才那个家伙是他们一边的了?”

“大概不错吧!”

“莫非还放不过我?”鲍玉不禁有些动怒,“这就太过分了,难道我还怕了他们不成?”

关雪羽莞尔一笑,道:“这件事有些蹊跷,我看未见得是你,倒像是放不过我,谁叫我多管闲事呢!”

鲍玉聆听至此,忍不住倏地转过头去,果见一个赤足的半老乞丐,远远正自踏进巷口,见状倏地一闪,随即隐身一旁檐下。

关雪羽道:“可看见了什么?”

鲍王道:“一个老花子,看样子真的缀上来了。”

关雪羽若无其事地继续前行,一边还道:“这花子武功虽不及方才与你动手的那人高,但是却也不俗。”

鲍玉怔了一下,心里头不禁有些奇怪,思忖道:你又怎会知道?想着,由不住又回头去看了一眼。

“他走了。”

鲍玉如有所释地像是松了一口气。

“是么?”关雪羽冷冷地道,“我倒认为他改下而上,已经上了房了。”

鲍玉心里一动,微微偏头,假装察看身后巷尾,却翻起眼皮,偷偷向房上看了一眼,这一眼果然为他凑巧看出了苗头。

屋檐一角,人影略闪,随即掩饰不见。

“足下可真是活神仙,果然不错,这厮竟是上了房了。”

嘴里这么说,对于关雪羽的凡事先知,灵敏的听视官感,佩服得五体投地,越觉得自己得能结识这个人,实在莫大福分,万万不可失之交臂。

既然知道房上这人在暗中跟缀,鲍玉倒是不便现出张惶神色,再看看身边的关雪羽更是一派自然,直如未觉,他也就越加地不动声色,怕被对方看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