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章 新动向(1/3)
利。
这一仗,用了两天时间,才清点了差不多,一共歼灭敌人飞机十一架(包括步兵打下来的两架)坦克十六辆,装甲车四辆,缴获敌人战马一百四十多匹,野战大炮五门,山炮二十七门,炮弹一批,击毙鬼子五百三十余人,击伤和俘虏七十七人,击毙伪军四百三十人,俘获三百一十六人,缴获步枪一千一百三十支,军刀一百余把,其余掷弹筒等三十一具,机枪十六挺,重型的三挺,弹药无数马车器具等等。
抗连部队,也付出了极大牺牲,有一门野战的加农炮被击毁,四门山炮击毁,炮兵伤亡达六成,坦克共被击毁七辆,超过了半数。人员伤亡方面,仅仅是步兵就牺牲了六百一十五人,受伤二百三十,骑兵又伤亡一半,因为轰炸造成的其他人员的伤亡,也在二百人以上。
付出了极大的代价,通河城的第四次战役,再次胜利了。
不过,这一次胜利,实在是悬虚,要不是徐强偶然想起了飞机的作用,估计失败也是可能的。
部队在战后,一面清理战场,收缴武器弹药,装备自己,一面也对部队本身进行整编,几乎伤亡了三成的部队,补充了伪军战俘,缩编了某些单位,又扩大了某些单位,比如,炮兵部队充实了,干脆改成炮兵团。
在城内休整了几天,享受了鬼子带来遗弃在阵地上的各种粮食,物资,然后,根据对俘虏的审讯,特别是伪军战俘军官的建议,徐强决断,立刻袭击敌人的铁力市。
通河城已经被连续的战斗打烂了,不能继续再呆下去,需要寻找新的立足点,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徐强还要去补充自己的机动部队!
他钟爱自己的坦克部队,可是,这一仗消耗得太多了,损失达半,而且,他发现,鬼子的部队里一旦有坦克,处于平手的位置,抗联的坦克就不是对手,除非有自己大炮的援助,这是因为抗联的坦克兵,都是新人,训练水平极低。
“我们必须进攻铁力,因为,那里有敌人的坦克大队!”徐强说。
“你说什么?”许多军官都震惊了,包括那个已经被委任为军官的前伪军军官。
李争坚决不同意:“我们不能冒险,我们已经违反了规则,和敌人进行阵地战,结果,消耗之大,损失之重,大家可以看见,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是休整。”
“是啊,休整,我们的部队损失很大的,士气也受到了相当的影响。”苗风说。
坦克副营长的谢成功也说:“没有半个月的休整,我无法继续作战!”
还有人要求,将部队迅速撤退向松花江以南的地区,那里是张广才岭,附近有巨多的山地可以作为游击战的支持,现在,在鬼子的轮番攻击之下,每一个抗联官兵都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大家都觉得,鬼子的进攻越来越猛烈了,如果鬼子更多的援军赶到,则根本就是被动挨打,不如撤退。
徐强向大家讲述了自己的意见,分析了形势,一句话说,必须战斗。
“此次通河第四战役,我们依靠的是大家的努力,抗联官兵每一个人的血汗,上千人的伤亡,但是,也是有一处有重大影响,那就是炮兵的威力发挥!”他没有直接讲明自己的功劳,暗暗转移到了炮兵身上:“如果炮兵被敌人的火力覆盖,空中威胁抵消了战力,则我们的部队必然失败!”
徐强的话,大家是承认的,尤其是徐强驾驶飞机击落九架敌机的战绩,大家也都是承认的,虽然有人认为他只可能击落五六架,其他是战士们击落的,但是,那都没有关系,只要徐强将飞机开上了天,还干掉了一架敌机,大家都是高兴的。这可是抗联历史上的第一架战机啊。
在徐强的诱导下,大家也反思了战役中的兵种配合问题,都认识到了敌人空中攻击的威力,有过义勇军经历的几个伪军军官就谈起,在九一八事变以后的嫩江桥的战役中,鬼子就是依靠飞机的轰炸,才击败了马占山的守军的,敌人的航空兵,给我方战士造成的心里压力特别大。
徐强告诉大家,在铁力,有敌人的一个航空兵基地,那里,据说有敌人一个航空中队,越三十余架飞机。此前,通河战役的轻松胜利,其实都得益于偷袭哈尔滨,将敌人的飞机炸毁在窝里。
“鬼子的坦克大队,正是我们需要的,我们不能力胜,但是,可以智取,长途跋涉的袭击,也是游击战的一种!”
会议上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