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七章 大地铁流(1/3)
联复兴的新标志。
新年的三月,东北部地区依然寒冷,而全国抗战的形势,却已经根本改变,尽管因为有了中日之间的协定,国民政府可以坐视领土回收,却不堪国内的舆论压力,不得不将主力部队,朝着前线调集,而中国***的军队,根本不承认和日本方面签定的任何屈辱卖国的条约,部队发展壮大,继续向东北地区推进,战斗非常激烈,在察哈尔热河一带,屡次战胜薄弱的鬼子部队。数量只有五万的日军,分布在黑龙江沿岸,几处堡垒要塞,以及热河等处前线,捉襟见肘,给伊春一带的抗联部队,以充足的休整时间,在整整一个月的时间里,鬼子没有任何动静,只能龟缩在周边远远的据点里,不敢觊觎。
让徐强更为高兴的是,两位军长还争取到了苏联技术人员的协助,秘密从苏联境内潜伏进来几个苏联的坦克装备技师,携带了一些工具,还有坦克战的教程,尽管苏联的部队技术,在大清洗以后,有了很大的降低,但是,对于徐强而言,依然是雪中送炭。
四月,由李兆麟军长坚守伊春,负责全面的物资和人员的调度,周保中军长带领第一师和装甲特别旅,第一师所属炮兵营,骑兵连等,浩浩荡荡向鬼子重兵云集的鹤岗城进发,那儿,有鬼子的一个步兵联队的大部坚守,还有一个师的满洲国的伪军,已经将城市化成了一座活动的钢铁工事。
对于鹤岗的军事情侦察,周军长事先做了相当严谨的调查,对全面的军事进攻做了详细地方案和应对,因此,各部队和军官,都清楚自己的任务,一个个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在老抗联战士和几个伪军的向导下,特别装甲旅果断地行动,依然采取了机动灵活的战术,在凌晨两点时分,开始起程,绕道而行,经过北面的大迂回,出现在鬼子的后方,即鹤岗城的东北面,当天色开始放亮以后,坦克部队毫不犹豫地发起了攻击。
依然是鬼子的坦克标记,打着用于识别的膏药旗帜,鬼子的城防士兵在犹豫不决中,等待观望中,被徐强的坦克赶到了跟前,坦克部队的进攻,没有使用武器,而是欺骗,徐强等人流利的日语,让鬼子放心了,于是,手一摆,放行了。
“这是我们边境部队的装甲部队,”
当然,这是鬼子一时得意,忽然,有军官过来,看着浩浩荡荡的坦克车辆,目瞪口呆:“这是哪支部队?”
“边境的部队!”
“他们的证件呢?”
“边境的部队还需要看吗?”
“八嘎!”
鬼子军官的嗅觉还是很灵敏的,他们立即要求后续的坦克停下来,可是,有几辆坦克立刻对准了他们,扫出了一串子弹。
战斗打响了。
徐强的装甲旅,已经有一半进了城,这次,他们倾巢出动,六十多辆坦克,二十几辆装甲车,还有运输油料和弹药的卡车,浩浩荡荡之说,绝不为过。
坦克的前锋部队,进展极为迅速,鬼子的主力部队还没有反应过来,已经被打到了老窝儿里。
鬼子的联队指挥部,遭遇了五辆坦克的围攻,几炮以后,联队长山城战死,整个指挥系统崩溃。
当然,鬼子的混乱,并没有让其抵抗停止,相反,鬼子的抵抗十分猛烈顽强。无数的士兵举着步枪朝坦克部队射击,甚至是刺杀。
鬼子的顽抗,让徐强十分高兴,敌人这不是等着来送死吗?哈哈,又是玉碎战法。
在二十分钟时间里,鬼子针对坦克部队,发起了六次大规模的集团冲锋,试图将这些钢铁洪流阻止下来,可是,最后,他们只实现了一半,他们的尸体确实堆积如山,成为坦克前进的阻碍,但是,要将坦克完全阻止下来,确实是痴心妄想。
又是一场大屠杀,搞得徐强这样久经锻炼的老兵都心慈手软了,那真的是不对称的战役,鬼子多么勇敢啊,咱多么卑鄙无耻啊。
轰轰轰。一群群的鬼子,变成了血肉相连的尸体,堆积在道路上。
鹤岗的春天,一九四一年,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普通的百姓们,都能够听到猛烈的炮火在轰鸣,都战战兢兢地缩在家里不敢出头露面,倾听着炮声,坦克的轰鸣声,一直纳闷,“鬼子的装甲车啊,大炮啊,怎么朝着城里乱轰啊?”
一个小时以后,鬼子的基本步兵被消灭了,整个鹤岗大街上,血流成河,最厚的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