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水与油(1/2)

听到这两名宋兵的话,众人半信半疑。

不过,他们联想到小皇帝之前的表现,还是愿意相信这一个法子。

于是,慢慢开始有士兵在船上寻找油,打算将它们洒在水面上。

宋朝时期,油已经不是什么高端物品,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成为许多宋人做饭时的必备之物。

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中便记载道:“如今之北方人喜用麻油煎物,不问何物,皆用油煎。”

所以宋军船上有的是油,他们便按照皇帝的命令,将船上那些大水缸、大水桶中的水面上都洒了一层油。

而那些小水缸、小水桶便不洒油,因为赵昺打算让宋军将士先喝这些小水缸、小水桶里的水。这样,这些地方的水还没变质便被饮用了,自然无需再浪费油在上面。

靠着船舱里几百坛子的酒水,以及在水缸、水桶水面上撒油,赵昺觉得远洋途中的淡水问题便基本解决掉了。

而像一些小说中写的,使用蒸馏海水的方法获取淡水,就是纯属扯淡。蒸馏一瓶淡水所需要的能量极大,以13世纪的科技水平,不知道要烧多少块木头,根本就得不偿失。

即使在15、16世纪欧洲大航海时代,也极少有船员用蒸馏的方法获取海水。

所以,赵昺根本没有考虑这种不切实际的方法。

在以后的日子里,大宋的水师不仅会到达流求,还会到达更远的地方,因此如果更好的保证船员的淡水供应,便显得十分重要。

赵昺便叫人将自己这些方法记录下来,然后编制成册,交予船员学习,以让大家都知道如何才能保持淡水不变质。

解决完淡水问题,赵昺又突然想到远洋航行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