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阴险之计(0/2)
一名宋兵慌慌张张的打开门,走进赵昺的营帐之中禀报道:
“陛下,不好了,又有一批元朝的流民来到咱们阵前,这一次又有数万人之多。”
“这已经是近段时间以来第五批的流民了,这一次咱们还要不要放他们进入咱们的营地?还要不要接收他们?”
听到这名宋兵的话,赵昺的心头又是一紧,只觉得这个伯颜将军果然是厉害,竟然能够想到如此阴险毒辣之计。
原来,伯颜将军发现自己国家的大量农田被烧毁,军队补给出现困难之际,便决心也对宋军的补给进行毁灭性的打击。
在元朝,虽然土地大部分都是元朝权贵的,但那些负责种田的却大部分都是汉人,虽然宋军所捣毁的农田都是那些元朝权贵的农田,但却也影响了原作为元朝底层人—汉人的生计。
于是,伯颜将军上书元朝朝廷,建议非常时刻需使用非常之计,如今元朝由于大量农田被毁,粮食产量大大降低,但是前线的将士们却不得不需要粮食,若是没有粮食的话,元军可能会很快崩溃,那么随后元人也自然会被重新赶回漠北草原。
所以,前线将士们的粮食不能够断。
因此,减少粮食配给的便只能是普通百姓以及元朝权贵。
自从入主中原以来,那些吃苦耐劳的元朝权贵早已变得穷奢极欲,贪图享乐,他们自然不可能把自己的粮食供给降低,所以便只能从普通百姓入手。
与此同时,此时元朝治下的普通百姓大部分便都是汉人,因此伯颜将军便建议元朝朝廷让他们断了这些普通百姓的粮食,让他们成为流民。
元朝的汉人百姓大部分便没有土地,切断了他们的粮食供给之后,他们自然很快便变成了流民。
不仅如此,为了防止这些流民在元朝内部乞讨,浪费他们原本便不多的粮食,同时也防止他们聚众闹事,伯颜将军派出士兵驱赶这些汉人流民,将他们驱赶到宋军的营地。
这样,大量的流民进入宋军的营地之中,便导致原本补给充足的宋军出现了补给困难,而且这些流民来路复杂,宋军也摸不清楚他们到底是真的投降,还是假的投降,对于他们的管理也便更加困难。
果然,在伯颜将军的计谋之下,此时的宋军营地之内也是哀声遍野,有些不知所措。
此时,听到那名宋兵的报告之后,赵昺思考了一会,便只能如此回答道:
“既然他们都是汉人,和咱们同族,那还是让他们进入咱们营地之中吧!”
虽然猜到小皇帝会做出如此回答,但那名士兵还是颇为不解:
“陛下,若再去接收这么多的流民,恐怕咱们的粮食也不够用呀,再说了,咱们南方的农田遭到破坏,此时还在闹饥荒,原本的粮食产量便不足,若是再加上这些人,恐怕咱们的百姓也会有怨言!”
此时,许多的宋军将士也有着如此疑惑,对此,赵昺也颇为理解,毕竟如今的民族主义并不盛行,虽然大家都是汉人,但南方汉人和北方汉人由于分别已久,他们之间多少还是有一些芥蒂。
不过,穿越而来的赵昺自然对南方汉人和北方汉人都是一视同仁,因此他回答那名宋兵道:
“咱们此次北伐打出的旗号便是要恢复汉人统治,既然所来之人也都是汉人,我们自然要将他们接收!”
“如果我们不接受他们的话,那便是出师无名,到时候若是咱们继续北伐之时,这些北方的汉人便不会再支持我们!”
“而如果我们接收这些人的话,那么那些还在元朝土地上的汉人便会觉得我们言而有信,在心理上也会更加认同咱们。”
“因此,虽然咱们接收这些流民,暂时可能会出现粮食危机,但只要咱们撑过这段时间,等到咱们击败面前的元军,杀到元朝土地之上之时,当地的百姓定然单食壶浆,以迎王师,他们会像南方的汉人一样主动投诚,打开城门,放咱们入城!”
“那样的话,咱们一统中原,重建大宋王朝,重建汉人江山的愿望,便会更快的实现!”
“再说了,朕已经令咱们的海军到南洋以及印度等地购买更多的粮食,这些粮食马上就要被运来,到时候咱们的粮食危机定然可以得到解决!”
听到小皇帝的话,这名宋兵便也理解了小皇帝的良苦用心,便是点了点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