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6、献俘(2/5)
事通天,不如说是多数人选择赵匡胤。….史从云没想过当皇帝,或许跟他所受的教育有关,他其实很难理解这个时代武将们那种“天子宁有种,兵强马壮者为之”的武断看法,他一直觉得天子确实没种,但是得人心者得知,附和大多数人利益需求之人,最终会成功。
他现在满脑子想的是带兵回京,立即派兵保护好赵侍剑等人,其次控制朝堂,这样混乱的时候,必须把局面掌握在手中。
要说当皇帝,那太远了,也没经验。
万一官家还清醒,对他起了疑心,家里的家属就十分危险;万一官家去世,朝堂被范质那些宰相把持,那些老顽固派的忠臣为小皇帝谋划,他家里也可能有危险。
当初后汉就是例子。
王审琦的话史从云飞速想了一下,也觉得有道理。
立即下令,加速前进,所有人过北面陈桥驿,直奔北封丘门,部不分兵如果成功控制,那最好不过,如果不行就强打进去。
......
皇城外的大道上,灰尘漫天,马蹄声隆隆作响,往来行人百姓,都连忙到路边避让,好奇的观望,见到是史从云的旗帜,多数百姓都不怕,还有人激动在路边张望。
“史大帅回来了!”
“史大帅打得好!教训狗日的契丹人.....”
“.......”
路边偶尔还有百姓激动的叫好。
大军过了黄河,到了大梁附近就不可能再隐瞒行踪,路上不少驿站和村镇官员早就发现,不过多数都了不敢来问,只匆匆准备酒水要犒劳也被拒绝了。
直到大梁城外十几里处,铁甲森森,刀枪林立的钢铁长龙,只要眼睛不瞎,谁也无法忽视这样庞大的队伍。
南下路上,史从云下令少张旌旗,为了不引人注目,但到现在,想瞒也瞒不住了。
陈桥驿的官员才小心翼翼来向他问询,陈桥驿位于北面外十几里,也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所以敢上来问询拜见。
史从云让大军继续前进,自己道:“某率大军会来献俘,你不用管,坚守岗位就行,辛苦你了。”
几句话避重就轻打发了,官吏也不敢多问。
很快,浩浩荡荡大军已经冲到封丘门外。
封丘门不比南门,这里一般是军队进出用的门,门吏非常清闲,初听马蹄声时没太在意,等发现远处浩浩荡荡的黑色长龙时候顿时愣住了,反应不过来,起身之后不知该如何动作。
他们并没有收到上面通知,说近日有什么大的部队要通过。
不过很快看到对面当头打着的“史”字大旗和猛虎、仙鹤旗帜,顿时松了一口气,因为那是禁军都点检史大帅的旗帜,军中人人知道。
于是拿起竹简,把笔沾上墨正准备上去查验,对程序,超过五十人的军队入城是就需要枢密院和官家通过的诏书,需验明之后他们才能放人进去。
但出乎意料的是对面的人们根本没停下意思,哗啦啦的就涌入城洞中去,很快大量武装到牙齿,浑身散发杀气的骑兵完全布满城洞内外,他们想关门也关不上了。….这些门吏和士兵终于反应过来,气氛不对,但面对众多精锐禁军,又没人敢开口。
很快,大量军队整齐排列,如潮水般齐刷刷往城内涌入。
“这,没有诏书不能.......”门吏还想挣扎一下,被旁边一个站在门口的高大年轻人瞪了一眼,顿时唯唯诺诺不敢说话了。
另外一边,城头的守将也急匆匆下来,立即单膝跪地道:“末将陶鄑见过大帅。”
史从云点点头,他完全没想到封丘门会这么容易被控制,因为士兵根本没防备他的意思。
“我率军回来,准备献俘,你不用管,接下来封丘门由某派人接管。”
“这.......”陶鄑愣住了,“末将完全没收到上面同知啊,一般来说需京城巡检的命令。”
“事发突然,出事我给你担着,董遵诲,你立即带人接管封丘门防务,你们可以暂时回家休息,这两天不必上直。”史从云直接道。
“诺!”董遵诲立即带人往城头走。
陶鄑犹豫了,“这,这不合办事的规矩,大帅,万一出事.......”
“我看你眼熟。”史从云没有正面回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