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陈年悬案(2/4)

用我那位前任女官的话来说,

当时陛下隐约猜到了,这份折子,更像是杨大人的……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狄大人,

这是一个因捕风捉影贪墨风波就畏罪自尽的人能做出来的事儿么?”

“不像。”

“陛下当时就起了疑心,所以才吩咐派出一支大内侍卫去将杨大人家眷接到长安来,对外宣称的,是杨夫人带孩子们回娘家,然后,遇到了所谓的山贼劫杀,当时陛下很是震怒,但这么多年过去了,陛下怕是早就已经忘怀了,毕竟陛下日理万机,整个国家每天需要陛下处理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太多。

但陛下可以忘记,我们这些当手下人的,可不能忘记,得一直记着。

冥冥中,

已经有一条线,将八年前的军饷劫案和五年前杨大人的自尽以及其后家眷的劫杀,再加上现如今长安城西河郡出身官员府邸盗窃案,给串到了一起。”

“目前为止,依旧是你的猜测,只不过是将几件事,强行架构了联系,你的突破口,又在哪里?”

“作案痕迹,不够么?”

“不够,五年前的案子,就算留在卷宗的记录,也很难真正做到完全详细,还是需要一个直接的破局口子。”

上官婉儿点点头,

道;

“杨大人自尽后,杨夫人带子女回长安,原本杨家府邸的人,基本都遣散了,但有一个值得注意的人,却直接失了踪迹。”

“谁?”

“杨家的管家,其实,杨大人自缢后,官府做了调查,发现杨大人并没有收受贿赂贪赃枉法的行为,反倒是很多证据指出了是那管家,暗地里打着杨大人的名义在为非作歹。

那位管家并未跟随着杨夫人一同前往长安,而是在杨大人自缢后马上就逃了,没能找出下落。

我觉得,

这个人是关键。”

“那么,这个人找到了么?”狄仁杰问道。

上官婉儿的推论,目前仍然只是推论,必须找到可以破局的口子才能真正打开这个局面。

“找到了。”

“在哪儿?”

“狄大人,长安有家六艺馆,不知道您听说过没有?”

“倒是有所耳闻,难不成?”

“是,那位姓赵的管家,就在六艺馆内,我听说,原本六艺馆的生意没这般火的,后来来了一个懂得运营的人才,通过一系列改革后让六艺馆的人气马上就火爆起来。”

“你去六艺馆调查过么?”狄仁杰问道。

“特意去调查了几次。”上官婉儿回答道,“也已经锁定了他的确切身份。在杨大人府中当管家时能狐假虎威运营自己的买卖,杨大人出事后改头换面在长安城六艺馆里依旧能混得风生水起。

若是我之前的推论是正确的话,那么这位曾跟在杨大人身边的管家,不可能什么都不知道,他身上,应该隐藏着一份巨大的秘密。”

“我下令拿他。”

“狄大人不要冲动,六艺馆背后有很多权贵的份子,不到万不得已时,咱们最好不要明火执仗地派官府的人去拿人,再者,六艺馆内布局复杂,要是打草惊蛇了,说不得那位就又能趁机溜走了。

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趁其不备,在六艺馆内直接拿住他,将他从六艺馆给带出来。”

“我和你一起去?”

“狄大人去过六艺馆么?”

“没有。”

“那就不成了,这样,明天下午时,我去拿人,狄大人可以派官差在六艺馆门外候着,等我把那位捉拿出来时,再由狄大人你的人来收押。”

“这次,为何这般大方?”

“狄大人既然愿意等我了,我总得投桃报李不是?”

“那我就静候你的消息了。”

“嗯。”

上官婉儿起身,准备离开。

却在这时,狄仁杰又忽然开口问道:

“你先前说,陛下其实已经忘怀了杨梅礼这位大人,为何这次长安连环盗窃案发生后,陛下又派你出宫来调查?

你的叙述,其实是有些自相矛盾的。

你去找上一任的女官,去调查以前的档案,去从六艺馆内找人,这一切的一切,都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