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回:嵩山近帝都(1/10)
其实便是高候爷、范司马亲自送信去嵩山,那也当得过。大理段氏威震天南,少林派称雄中土,两派交好已有百年。少林派每次给咱们皇爷送信,可都是派的寺中第一流人物。龚兄固然心高志大,我胡崇圣也不是妄自菲薄的人物。平心而论,你我的武功声望,比少林寺“慈悲喜舍”四虚神僧,或是“贪嗔痴”三止神僧如何?”
龚万达默然不语。这时那掌柜送上灌汤包来,龚万达挟了一个吃了,只觉滋味着实不坏,心境略好了些,忽然“嗤”的一声,笑出声来,说道:“可笑少林派千年来号称武林泰斗,到了这一代,玄慧虚空的班辈之外,不知怎么多了一个止字辈出来,自个儿窝里斗个不休,生生让那天师派压倒了。胡兄,你见多识广,可知道其中的缘故么?”
胡崇圣挟了个灌汤包,咬了一口,慢条斯理的道:“少林派怎么忽然多了个止字辈出来,其中缘故只怕是没人知道了。眼下少林派第一代人物,虚字辈占了大半,但少林寺方丈是止字辈的止观大师,贪嗔痴三止神僧的武功,也殊不在四虚神僧之下,虽说是窝里斗,外面却是一团和气,所谓‘派中无派,希奇古怪’。那丐帮还不是分作污衣派和净衣派?那天师派还不是分作张门和林门?少林派给天师派压倒,那也未必是因为窝里斗的缘故。我瞧这笔帐啊,只怕要算在那位已成阶下囚的大宋道君太上皇头上。”
龚万达笑道:“这话倒也有理,大宋的和尚们……”一言未毕,忽见一个老僧托钵而入,右手禅杖点地,发出“铎铎”之声,甚是沉重。龚万达登时不敢再说,偷眼向那老僧打量。只见那老僧颌下白须皓然,头上毗卢冠、手中九环禅杖,俱都颜色沉暗,似是镔铁所铸,加在一起,分量怕不有一二百斤,那老僧走路虽不甚快,却如脚不点地一般,不带起丝毫尘土。这份武功可当真了不起,龚万达自知远远不及,心中又是一凛,忖道:“此地离嵩山已不远,莫非这老和尚是少林派中的人物?”
那老僧点了一份素面,眼见龚、胡二人的伴当已将桌椅占满,只最里首那老者是孤身一人,当下走到那老者身畔,打了个稽首,道:“施主,老衲借个座头。”也不待那老者答话,自行打横坐下。那老者瞥了他一眼,也不理会,仍是自斟自饮不休。
胡崇圣走惯江湖,最喜结交朋友,见那老僧显是身具上乘武功,有意结纳,却找不到因由,当下向龚万达道:“龚兄,咱们大理国尊崇佛法,你我虽不是佛门中人,可也算得与佛法有缘。只是中土的佛门弟子,可算得上是多灾多难。大唐天子姓李,尊奉道家的老聃为祖,是以崇道抑佛,总还给佛门弟子留了余地。唐太宗平定洛阳王世充之时,也得了少林派相助,是以少林派自唐代便为武林第一大派。只是到了大宋道君皇帝在位,尊信那天师派的林灵素,竟然下诏辟佛,强要天下佛门弟子蓄发还俗。少林派虽然高手如云,终究不能与官府相抗,没奈何只好闭门不闻天下事,听由天师派威风。传言靖康年间,大宋皇帝信了一个姓郭的道士,竟要倚仗他的道法抵御金兵,以至于将汴京白白送与了金人,这也算因果循环,报应不爽了。”
龚万达与他相交日久,心意相通,约略猜到他用意,哈哈一笑,正要接口,忽见那老者陡然回头望来,两眼精光暴射,龚万达才与他目光相触,不由自主便打了个冷战,忙侧头避开,道:“胡兄,我曾听人说,金人虽然残忍好杀,但上至国主,下至元帅将军,俱都尊信佛法,此事可是有的么?”胡崇圣见那老僧停箸不食,似有所思,心下甚喜,当下接口道:“我也曾听人说起过,想必是当真如此罢。”龚万达笑道:“大宋尊崇道教,推重天师派,那金国鞑子反尊信佛法,如此说来,少林派要和天师派争雄,岂不是可以借助大金?”
那老僧全身一颤,陡然起身,走到胡、龚二人身前,低声道:“两位施主究竟是什么人?这般没来由的来撩拨老衲。”胡崇圣吃了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