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3/5)
着。禁宫有多大,要让严四放开身法走,那绝对快,奈何大白天里,又是跟万顺和等在一起,不能那么走,而万顺和等就算跑又能有多快!何况他又岁数不小了,体力有限!真费了不少工夫,好不容易到了,万顺和已经是累得够瞧的了,可是他还是喘着跑到御书房门口躬下了身道:“磕禀万岁爷,李侠士到了。”只听小皇上在循书房里道:“快请。”又是“请!”严四现在是殊荣之上加殊荣了。万顺和忙回过身道:“李爷,快请。”严四略整衣衫,迈步进了御书房。一个月前还得在夜里,走窗户,在先支走大内侍卫的情形下,才能进御书房。如今却可以正大光明,大摇大摆,而且是在皇上一声“请”下,经由御书房的门进入御书房。进出禁宫大内,又何尝不是如此?严四心里不禁感慨,小皇上心里恐怕更感慨得厉害,他身为皇上,在一个月前想见个人都还不行呢?进了御书房,小皇上正站在那儿等着呢,严四忙趋前,深深躬身:“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小皇上道:“朕能有今天,全仰仗李侠士。”严四道:“草民不敢,那是先皇帝庇佑,皇上的齐天洪福。”小皇上道:“朕是要感谢皇考,因为他老人家看对了人,托付对了人。”“草民不敢。”“李侠士,你不能再草民了,朕马上对你有封赏,朕本来是想在殿上,当着诸王大臣,文武百官封赏你的,可是你谦不上殿,朕只有在书房里封赏你了,万顺和。”万顺和恭应一声忙趋前。严四忙道:“启禀皇上,草民有下情禀奏。”小皇上道:“李侠土有什么话只管说。”严四道:“草民斗胆,请皇上收回成命,草民不敢受封赏。”小皇上微愕:“为什么?”“草民来自江湖,不愿意为官,也不适宜为官,如果皇上恩厚,认为草民功成,还请让草民身退。”“这怎么行?”“皇上明鉴,草民本只是京里一个江湖生意人,感先皇帝眷顾之恩,才允诺留京十年卫护皇上”“对,如今离十年之期还远,对不对?”“臣仍愿留在京里,暗中护卫皇上。”“朕现在正需要人,你怎么能”“皇上放心,只要一声征召,草民立即赶到驾前,至于皇上左右,朝廷之上自有贤才。”万顺和突然道:“李爷,您不能让皇上一点儿心意都不表示,这样吧,封免了,赏您得领受。”严四道:“万总管”“您先听听我说的是什么赏,皇上要继承先皇帝的旨意,重建西郊李家,您也不领受?”严四为之一怔。小皇上道:“万顺和早就都告诉我了,皇考认为你是西郊李家后人,朕也认为你是西郊李家后人。”严四一阵感动,也一阵激动,又深深躬下身去:“草民感激,草民敢不领受?”万顺和神情一松:“这不就结了么?”小皇上也笑了,微一抬手:“坐,咱们说点别的。”“是。”小皇上去书桌后坐下,万顺和跟过去侍候。严四等小皇上坐下之后,也坐在了旁边的椅子上。这又是殊荣,恐怕自入关以来,还没有任何王公大臣能在御书房里获得一个座位,敢说以后也不会有。只听小皇上道:“李豪才是你的本名。”严四道:“也不是,草民的本名应该是李诗,早年为了觅仇,所以改名李豪。”
“李诗,噢,朕明白了,严四,折‘诗’字而取其谐音。”“是的。”“现在仇已经报了,家园也要重建了,不要严四了,该恢复李诗了。”“是,草民遵旨。”万顺和一旁道:“李爷,您这大名起得好,您老太爷是位大儒,给您起的名字也带着诗书”李诗道:“寒家诗书传家,草民还有个弟弟叫书儿。”小皇上一点头:“诗、书,好,令弟现在”李诗心里痛了一下:“令弟早在近廿年前跟草民一起脱险失散,至今下落不明”小皇上道:“不要紧,吉人天相,朕下旨天下,让各地方查访找寻,一定可以让你们兄弟团圆。”李诗心里又痛了一下:“多谢皇上,恩德草民心领,只怕舍弟早已不在了,否则他早就该出现了。”万顺和道:“找找有什么要紧?”“不!”李诗道:“不可劳师动众为草民,寒家即将重建,一旦建成,李诗返家祭祖,并为父母亲人重新安葬,舍弟如果还在,他也该回家了。”他忍住了难过,忍住了泪。万顺和点头道:“这倒也是。”小皇上道:“既然如此,就依李侠士。”李诗忙欠身:“多谢皇上。”小皇上道:“对了,听万顺和说,刚才你把纪玉送过来之后,又往‘万寿山’去了,干什么去了。”李诗道:“不敢瞒皇上,京里有‘汉留’,欲乘机潜人大内行动,草民折回去阻拦。”小皇上神色平静:“把他们赶走了么?”“是的。”万顺和道:“这帮叛逆好大胆,得责成九门提督衙门,尽快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