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第十四章 御剑碎刀(2/6)
能抵此境界的人屈指可数。在外八房的高手中有一二人,但这些人都在南阳,在这里除了他和刘村及刘玄之外,已没有人能将刘家剑道修至此境界。那么击杀王凤的人又是谁呢?为什么杀了之后尚陈尸于此呢?刘嘉想到了一个人,但却更不可能,因为他想到的人早已不在人世。王凤的死,让人有点难以想通,不过却有极大的可能是死于刘家人之手。至于死于谁手已不太重要,重要的是这一代枭雄最后仍然无法逃脱死亡的结局,这对那些叛乱的逆臣来说确实是一个极为沉重的打击。而王凤的死,也使洛南城更加孤立,城破已是再所难免。刘嘉至少可以松口气,也好向刘玄有个交代了。△△△△△△△△△刘玄拜邪神为武林皇帝镇国公,这确实引起了朝野极大的震动。邪神之名未听说过者少之又少,但是却让邪神成为继刘正之后成为武林皇帝,这却是对刘室江山的一大污辱,将一个邪派高手与昔日得天下黑白两道共尊的刘正相提并论,这不仅让刘姓子孙无法接受,天下武林也难以接受。刘玄此举确实引起了许多朝中大将不满,一来,邪神对江山社稷寸功未立,凭什么担当镇国公?又凭什么受封?其二,邪神曾残杀过不少正道中人,而更始政权之中的大部分将领乃是来自草莽,与各门各派都有着极深的渊源,也有些甚至是各派中的弟子,与邪神之间可以说是积有宿怨。因此,在刘玄要一意孤行之下,这些将领自然心生怨忿,不过谁也不敢真个挑衅邪神。谁不知邪神武功盖世?年前还传其于泰山之巅决战武皇而与几大绝世高手同归于尽于泰山之巅,却没料到邪神不仅未死,还在皇宫之中,这怎不让人意外?眼下朝廷处于外忧内患之境,没有人知道邪神会干出一些什么,而面对赤眉军的压力,长安城内本就动荡不安,这下则更是人心惶惶。在没有出现邪神之事前,至少城中众将心中尚有一些信心,而这信心则是来自刘玄这近月来所表现出的睿智,可此刻又作出这不理智的举止,深深地伤害了许多战将的心。△△△△△△△△△赤眉军攻下关中,并没有太多的悬念,邓晨并没能守住关中,在赤眉军的强势攻击之下,邓晨更不幸战死。邓晨战死这更是让长安诸将大哀,即使是刘玄也是痛哭出声。邓晨当日乃是协助助刘寅起兵舂陵的最大功臣之一,更在绿林军争夺天下之时转战天下,在昆阳大战中也立下了大功,可算是更始军舂陵兵系的主要首领支柱之一。邓晨乃邓禹的堂兄,文武双全,在军中极得人心,即使昔日的王凤、王匡也不敢排挤,后被封为定王,以示其尊。邓晨战死,自然使得长安军心大恐,全军戴孝。关中无粮,赤眉军进入关中,才发现其粮库已空,立刻明白刘玄早让人调走了粮草,不由大恨。对于已无法供应军备的关中,赤眉军并不怎么看重,是以樊祟立刻下令进逼长安。在刘玄收到刘嘉送来的王凤与胡段的人头之时,赤眉军已经到了长安城外。刘玄没有半点欢喜,尽管王凤、胡段身死,但是他却失去了大将邓晨,而这些人昔日更是他部下的勇将,这一刻他无法对付外敌,却拿回了昔日爱将的人头,这确实是一种讥讽,也是更始军的悲哀。△△△△△△△△△王凤被杀,胡段被杀,廖湛也死了,且商州被破,张卯哪里还有斗志?当王匡赶到洛南之时,张卯立刻领兵与王匡弃城而逃,在别无选择之下,全都投降于赤眉军。赤眉军自然不会拒绝,此刻他正要攻打长安城,若有这些熟知长安的更始降军配合,那自是事半功倍。这样一来既增强了自己的实力,也削弱了更始军的力量。刘嘉与宗佻合兵,立刻攻打赤眉军的后防。赤眉军大司马逄安领兵相战,双方也呈僵持之状,刘嘉想回洛阳相助也是不能。逄安的兵力与刘嘉相差无几,其部下也是战将如云,刘嘉一时之间也没有办法,现在他自是不能什么也不管地返回汉中。毕竟,他无法放下长安的牵挂,也做不到!即使是外人不知道刘玄的身分,他却不会不知,这江山至少可以算是舂陵刘家的!尽管他对刘玄这些日子来所做的一切并不满意,甚至有些失望,但刘玄一直以来都是他最为尊敬和钦佩的兄长。
他们之间虽不是亲兄弟,却亲如兄弟,刘寅已不在世上了,尚有河北那个风头正烈的刘秀是舂陵刘家的人,可这也不足以成为刘嘉背叛的理由。他很明白,即使是天下人都可以背叛刘玄,他却不能!刘玄对刘嘉的关心一直都没有改变,而对刘嘉所寄予的厚望也比任何人都重,是以刘嘉不可能真的背叛。尽管刘嘉明白,刘玄已近日暮途穷的地步,但是他却愿意与刘玄一起走下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