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生死危机(1/3)

倒并马上与中队展开对射。

新二军仗着火力和地利等优势,迅速压制日军攻击。日军悍不畏死,依然源源不断向山上增兵。

“轰轰——”

数十门无良心炮开始发射,炸药包飞上天空后,狠狠地向山脚下砸去。威力巨大的炸药包发出惊天动地的巨响,一队队鬼子兵就好像纸人一样腾空而起,接连飞落地面。这还不算,守军准备了大量填充凝固汽油和少量烈性炸药的铁皮桶,看到日军贴在山坡上,就把铁桶推下去,连续滚动几十圈后铁桶发生爆炸,凝固汽油而出,把山坡烧成一片火海。

大批大批的鬼子兵被凝固汽油喷溅到身上,全身上下燃气大火,惨叫着跌落山崖,悬空时发出凄厉的惨叫。

一天激战下来,山脚下堆满了烧焦了的鬼子尸体。

此后几天,战事陷入焦灼状态。

由于日军重炮暂时无法运上山,日军只能继续使用航空兵作为支援火力,而新二军寸土不让,防空兵操纵高射炮和高射机枪,与日军战机不断交换着战损。

而地面上,日军只能动用较为轻便的步兵炮和迫击炮,对准山上的新二军阵地进行轰击,炮弹如下雨一般落在山头,可是经过新二军工兵建设的阵地无比坚固,而日军战机又与地面防空炮火纠缠在一起,无法定点拔除那些碉堡和工事。

而高空投下的航弹准头不佳,甚至不时有一百公斤及以上级别的航弹落入山下进攻的日军阵型中,溅起一片血肉,迅速让那些鬼子兵知道什么叫自相残杀。

但受到武士道精神荼毒的鬼子兵,前仆后继向山头发起猛烈进攻,迎接他们的狂风骤雨般的密集子弹,撞进弹幕中的鬼子兵身体如喷血葫芦一般,日军一次次的进攻均被化解。

此后几天,日军改变战术,用九二式步兵炮直瞄射击,以神枪手远远点射,以散兵冲击新二军的阵地。

在日军一波又一波攻势下,第一道防线的官兵损失殆尽,日军嚎叫着冲进战壕,但很快山顶的新二军炮兵就用飞雷炮把日军炸成粉末,随后步兵迅速出击夺回战壕,对后继冲上来的日军疯狂射击。

日军再次动用大量步兵炮和迫击炮,对准山上的阵地开火,刚刚夺回战壕的新二军官兵再次出现大量伤亡。没过五分钟,布置在山上的新二军炮兵,就开始用120毫米口径的迫击炮对日军炮兵阵地进行覆盖炮击,接踵而至的爆炸迅速把日军炮兵埋葬。

战斗持续了一周时间,第六师团伤亡惨重,麾下四个联队都基本被打残,不得不由第十三师团接过攻坚重任。

第十三师团延续了第六师团的进攻方法,首先用飞机投下大量航空炸弹,把山头炸成一片火海,然后集中所有步兵炮和迫击炮向山上倾泻炮弹,也不管取没取得效果,然后便派出部队轮番向守军阵地发起冲锋。

进攻时,日军以轻重机枪、掷弹兵和神枪手作为掩护,步兵则以散兵队形冲击,新二军官兵奋起抗战,在短短的一周时间里,一共打退日军九十四次进攻,从半山腰到山脚,漫山遍野都是日军奇形怪状的尸体,鲜血把大地都染红了。

这半个月下来,独二师已经牺牲了四千多人,虽然他们干掉了三倍以上的日军,但自身伤亡也很大,幸存下来的官兵几乎人人带伤。

九月十七日,日军工兵终于抢修了一条通向黄家坞山顶的便捷道路,日军重炮再次出现在战场上,但这时独二师已经果断后撤,退守芳村最后一道防线——九里岗。

日军的重炮再次失去用武之地,让返回衢州坐镇的冈村宁次气得差点儿没吐血。

九月十九日,日军出动一百多架飞机,对九里岗山区进行狂轰滥炸,虽然战壕里的新二军官兵老早就退入防空洞,但航弹中掺杂的500公斤级航弹一颗落下来,整座山都像是乘坐小船在波浪滔天的大海上颠簸。强烈的冲击波激荡着大地,不少人牙齿都磕破了舌头和嘴唇,甚至还有几十个官兵被活活震死。

经过两个小时的轮番轰炸,鬼子兵开始冲锋,之前在坑坞、赤山及高山寺的一幕再次重演,日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牺牲,鬼子一轮又一轮的进攻,总是撞到铁板上,最后头破血流地退回去。

不同于前面三道防线,为了坚守芳村前的最后一道阵地,九里岗防线全部修筑了彼此相连的坑道,以便于在表面阵地失守后,继续拖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