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抟土造人(1/4)
县城关回族镇北。伏羲令人在这里建造了一处大殿,名字叫“统天殿”。
光阴似箭,日月穿梭,转眼又过几年。太昊伏羲氏族人已经拥有了四处部落,其人数大有增加,屋舍重重,有路有巷,焉然成了大族旺族。而且,伏羲也相继在太昊周围收复了几个分散的氏族,其中有一个氏族,听说他们的族长叫做雷神,曾经占有过很大的地盘和好几个氏族,可是就在那场大洪水爆发之后,竟然毫无生息地被湮灭了,来到太昊部落的人,是在那场大洪水中侥幸生存下来的,一并被伏羲和女娲收留。太昊族人们都遵伏羲之言,狩猎网鱼,采果种黍,饲养家畜,各司其职,各有称谓。伏羲依然披星戴月,寻山访水。他在水中如鱼,能从姬水此岸游到彼岸,有时与巨鳄相戏,有时骑老白龟畅游黄河洛水。女娲经他带引,在水中也是经来往去,深浅不惧,激缓不躁,游刃有余。二人在族人庆贺之时,竟能双双地舞于水中,或与白龟、巨鳄、水蛇相戏,给众人表演。
女娲又生了二子一女,二子一名少俞,一名伯高,一女名宓。女娲除看护子女之外,还要管制部落,并引领族人烧制陶器。
自从知道用火以来,女娲所做泥陶经日晒火烧变得如石般坚硬,放于水中长而不侵。女娲本是精巧之人,所做的陶器圆而光滑,无棱无角,早已经将用手捏造的陶器变成了用转动的木板和木片来刮制成的形器,用起来极为方便。有瓮、有瓶、有碗、有罐、有盆等,样式极多又大小不一。可用来盛粟、盛米、盛水、盛果、盛肉。可是女娲还总觉这些器具过小,想做一较大器物,用来煮大鱼和大块生肉,便与那些制陶女商议研制。女娲所教之女陶工,对她亦是敬爱有加,唯命是从。她们便集合众人之思作出一个有腿的大陶器来。因有陶事缠身,又有妊姒、姬伯、伏宝、少俞、伯高、宓等,女娲虽思念伏羲却也不多。
一日伏羲归来,姬伯首先看见,高叫:“父亲!”扑入伏羲怀中。此时他已九岁。伏宝听见,也扑于伏羲之怀,用手搂抱其颈,此时她已七岁。两人身材已长,身体又沉,伏羲便觉份量加重。又有五岁少俞扑来,抱住伏羲大腿,伏羲便走不动路。幸好女娲看见,为伏羲解脱。
伏羲进入屋中,见两岁孩儿伯高身披兽皮坐于炕上,便抱起亲吻,又见最小孩儿宓睁着小眼睛望着他,他就把宓抱了一下。伏羲面带笑容,问娲曰:“妊姒在何处?”
伏宝便道:“你还叫她妊姒呢,咱们这个女儿早被人改了名字了啊!”
伏羲惊奇道:“改了名字?叫什么?”
女娲道:“叫女登啊!”
伏羲道:“女登,挺好听的,为什么改名啊?”
女娲道:“现在这个孩子大了,可不比从前了,这孩子竟然喜欢爬山越岭,攀树登高的,她的动作极是灵敏啊!所以现在族人给她叫女登了。”
伏羲道:“好啊!孩子有个特长就好,以后就叫女登这个名字。”
伏羲说完往外看,见女登正与少男坐于园中,玩耍草木呢,也不召回。就问道:“女登、少男两个孩子处的不错,甚好。少男那孩子很是聪明又伶俐,将来也许有前途的。”
女娲问曰:“这几日你一直在外,不知又得到什么?”
伏羲道:“我已经知道一岁有多少日。”
女娲瞪大眼睛问:“是吗?多少日啊?”
伏羲道:“三百六十日。”
女娲问:“为何是三百六十日啊?”
伏羲道:“我已查了几岁,从一次阴气降到再一次阴气都是三百六十天。”
伏羲见女娲思索不语,又道:“这三百六十日为一岁,记起来很烦,我便将一岁分为十个月,叫一岁十月太阳历,每月三十六日。”
姬伯在旁,忽然问道:“父亲,何为阴气?”
伏羲摸摸姬伯的头道:“好孩子,有想法。这阴气嘛,就是冷气。它是相对阳气而言的,而阳气,是热气。懂吗?”
姬伯道:“冷气我懂,阴气我不懂,父亲说了,我就懂了。”那样子看起来既天真又可爱。
伏羲又从兽皮之中取出九只细细的骨针,对女娲笑道:“这叫骨针,乃是至宝。”
少俞上前,抓起那骨针就玩于手中。女娲看见,上前将石针抢过放于伏羲手中道:“你这孩子,真不懂事!”
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