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开物成务(3/7)

看怎么办啊?”

伏羲道:“那就让他长吧!长得越大越好啊!”

女娲腹部日渐高胀,仍不辞辛劳地制造泥陶或是抽绳结网。伏羲见了有时劝道:“你该多多歇息,否则累坏孩儿,我要打你屁股啊!”

女娲笑道:“不知此孩是男是女,可无论如何,他也可谓是天下第一个有父亲之人,你为父亲,可以为其先取一名?”

伏羲点头道:“是啊!你之所言,正是我之所想啊!就在前几日,我出外去观摩天地,发现在我们原来的姜水不远之处还有一个很大的水流,我把它称作姬水,那是个不错的地方。我们太昊以后也要向那里延伸,我看如果你生了孩子的话,就叫他姬伯吧!”

女娲听了道:“这是个男孩的名字,可生出来若是个女娃呢?”

伏羲道:“若是个女娃,就你给她取一个名字,如何?”

女娲极是高兴,脸上现出顾盼多姿的神态来,想了又想道:“若是女娃,我们就叫她妊姒,好不好?”

伏羲问:“怎么是这样一个名字?”

女娲道:“我就觉得这个名字用在女孩子身上很好听。”

伏羲道:“你觉得好就行啊!不错,这是个好名字。”

不久,女娲终在喊叫声中,产下一女。此女一出生,无论是伏羲、女娲还是华胥都吃惊不小,因为此女脸蛋长得白白胖胖,看上去甚是可爱,可却是人面猿身,满身的红毛,大有猿猴返祖之形。部落中有人见到女孩这等模样,就说她应该叫猿女,伏羲、女娲、华胥皆是惊喜。

华胥抱起孩子道:“此女之名,应为姜氏才是。因我们毕竟曾经居住于姜水洞穴,我们还是别忘了祖先啊!”

伏羲一听,立即明白了母亲华胥之意,就将此女定名为姜姒。自此时起,子女便开始有了父亲和姓氏,虽然姓氏还没固定跟随父母,可毕竟一个人的名字已经产生了。不像伏羲,其名字是因为他擅长庖牺,为姜氏族人供给新鲜的食物而得名。也不像女娲,是以她是个女娃而叫出的别音。姜姒这个名字,是父亲母亲亲自起的,意义与别的名字当然大不相同。

可以说,在当时刚刚兴起的对偶婚的条件下,也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大多数新生的孩子还是不知道的。所以姓氏体现的也极为不明显。但无论如何,父系氏族时代终于还是从伏羲开始了。伏羲和父系,本来是同音,也许,伏羲就是因为他开创了一个父系时代而留下的名字。毕竟,从此时起,男人,开始作为将来的父亲有了人类的责任,不只是女人延续人类后代的事了。

伏羲得了女儿姜姒,聚整族人庆贺女儿诞生。男女分成两队,男队手持木器高呼,女队拍掌叫喊,各队步伐一致,音韵有律。以上每一大事成,伏羲皆结绳而记。

就在姜姒诞生之时,太昊系少亢氏也诞生了一个男孩,名叫少男。少男生时体大,一天后就会笑。众人都很喜欢他。女娲听说后不顾身体虚弱前去观看。

自此时起,少亢氏便时常抱少男与妊姒妊姒即姜姒。在一起玩耍,女娲视少男为己出。

一日少亢氏道;“等妊姒长大了,便与我子做一夫一妻的夫妇如何?”

女娲道;“好!我正有此意!”

女娲自生了妊姒,便天天为妊姒着想。屋凉便晒日,水冷就烧汤。可这妊姒仍时时哭叫不止。伏羲开始时,也围绕女娲和妊姒转来转去,并按着女娲的提议,研制出屋内取暖法:托坯搭炕。他用石器削刮了几条木板,并用木板制成一长方形模具,把泥灌入抚平,取下模具后晒干,按层次通风做炕,冷天用火在下面烧之,这炕果然温热,屋内也温和多了。族人见此法极好,皆来讨教,伏羲无不进行一一指点。后来遇到极其寒冷的天气,尺寸小屋终不能防微杜渐,他这才明白自己必须应该知晓天地自然了。

此时,正赶上太昊之地又有别家氏族来到渭水寻求生栖之所,伏羲广而纳之。人数增加,伏羲思谋再生之道。他走遍河岸,终于在一片杂草丛中见一些黍米长成金黄的颜色,并看见天上不断有鸟儿飞来落在黍草之上食之,心想此物定然能吃,不妨试试。伏羲便转动心智,将此黍粒放与女娲所烧出来的罐中,盛上了水,然后用水煮之,待水翻开凉了下来,伏羲喝了一口,觉得此物香气透人,既是解饿又能解渴还特别好吃。伏羲高兴之极,就领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