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斗茶客话千山雨(2/5)

一品,一放,无不若合符节,虽简单,其中却似有奥妙的?意隐含,与千宗易的点茶之道遥相唿应,便如插在旁边的那枝瘦菊,古拙奇丽,赏心悦目。显然便是在日出之国流行了几百年的茶道。

但中原之人,却对这种“道”毫无所知。就算是文采风流天下第一的卓王孙,也绝不可能涉猎这等异国之道。

这杯茶,却又如何饮得?

众人心渐渐沉了下去。

只要动作中有丝毫不符合规矩,必然遭到对方这两位茶道大家的耻笑。众人已经明白了平秀吉前来献茶的用意。他,就是想用日出之国独有的茶道,先挫明军的士气。

这,无疑就是他此来的第二招。

所有人的目光都盯在卓王孙身上?看他如何饮这杯茶。

他,的确不懂日出之国茶道。平秀吉方才的几个动作,看似简单,但无不经过多年浸淫,其中不乏细微精妙之处,却不是短短一眼所能够学来的。卓王孙虽不谙茶道,但也知道平秀吉既然先饮此茶,那就表明,第二杯茶,绝不能按照第一杯茶的方法饮。纵然他将平秀吉的手法学得一般无二,也必定会贻笑大方。

茶香逆人而来,微苦的气息,似是如雨中隐秀的群山。

这杯茶,堪称天下之最。

卓王孙淡淡一笑。

“因何饮茶?”

平秀吉肃然而坐:“正要请教。”

卓王孙:“为了涤俗。”

平秀吉点头:“不错。”

卓王孙:“此处俗气太多,不宜饮茶。掌琴。”

身后一人柔声答应,只见一位女子踏着碎步走上前来。她微低着头,看上去柔婉宁静。淡翠色的衫子搅在雨中,就像是洇湿的一幅名画。她也席地而坐,膝上放了一张琴。琴才拿出,平秀吉不由得脱口道:“好琴。”

那琴形式古雅至极,上面并没有雕刻花纹,静得就像是鸭绿江中的水波。但女子纤指才一拂,清脆悦耳的声音便流淌而出,所有人的精神都不禁一振。

平秀吉赞叹道:"传闻琴言姑娘的天风环佩乃是世间第一名琴,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那女子正是华音阁中的新月妃琴言。闻听平秀吉之言,不由得盈盈一笑。举指轻拢慢捻,琴音如泉,淙淙而出。

平秀吉脸上露出惊艳之容。

卓王孙道:“且慢。”

他从怀中拿出一只玉盒,道:“你可认得此物?”

那只玉盒用的玉极为精良,温润清婉。琴言定睛一看,不由得失声惊唿,几乎将膝上?琴打翻。她望着卓王孙,双眼秋月般的眸子中写满了惊惶与恐惧。

卓王孙淡淡道:“我初入高丽时,遇到了一位故人,与他连对三掌,从他身上取下了此物。据说此物乃是皇室旧物,珍贵至极。你若是能将曲子弹好,我就将此物赏给你如何?”

说着,将玉盒拧开。盒中盛了几片沉香,卓王孙随手拈起,放在了火炉之旁,片刻之后,一缕淡淡的青烟从香上升起,才一入鼻,立觉心旷神怡。

名茶,名琴,名香,这座废弃的寺院,顿如开了一场优昙法会,曼妙无边。

琴言却面容惨变,几乎忍不住开口要问卓王孙什么。卓王孙淡淡的笑容?像是一座山,将她的话窒息在喉中。

她感觉到,自己的心在一点点冷却。

她艰难地挪动着身子,终于,重新坐下,理着琴弦。她的手指变得僵硬无比,这张琴她已弹了十五年,熟悉到再也不能熟悉,但此时,却连丝弦都无法理顺。

一滴泪水落在琴弦上,琴言低着头,藏在散发下的那一抹娇靥,却是无比凄伤。

连对三掌。

天下绝无人能从卓王孙手下生还。何况,他最心爱的宝贝也被夺去了。那是他被迫离开京师时,所带出的唯一一件珍物,爱如性命,从不肯离身。

他,死了吗?

铮,铮铮。

缭乱不?音,一二或如泣。

琴音起得很低沉,如山涧中剥离了花枝的落蕊,在风中寂寞地沉浮;是一阕写残了的诗,被离人无望地吟哦;是一只打翻了的经筒,在佛龛无声上轮转。[网罗电子书:www.]

纤细,幽静。空花坠影,无迹可寻。

断续滴落的泪水,滴在琴身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