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秘笈奉还求曲谅佛珠空掷愤难平(4/7)
游戏风尘,也不宜太过分了。老衲这厢有礼,还想再向你讨教几手高招。”
姬晓风哈哈一笑,挺身站起,说道:“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老禅师,姬某这厢还礼了。请老禅师别先怪我,我的这番做作,实非有意戏弄各位高人,也非想和你们再次交手。”
此言一出,众人无不愕然,有人嘀嘀咕咕地说道:“这样还说不是戏弄?”“难道他还能存着什么好心?”“老禅师,不要中他的缓兵之计。”
大悲禅师是少林寺十八罗汉之首,众人唯他马首是瞻,大雄禅师与青松道人虽然早有计划,准备联手对姬晓风围攻,可是他们也得顾住身份,心中想道:“且看他与大悲如何说法?要是决裂了,大悲先耗他一场也好。”他们估计,以大悲禅师的功力,纵不能胜,最少也可以将姬晓风累个半死。
大悲禅师不理众人议论,和颜悦色地说道:“居士有何话说?老衲洗耳恭听。”
姬晓风正容说道:“姬某将各位引来,实是因为客店之中闲杂人多,不是说话之所。有些东西,也不好在那里拿出来。”
大悲禅师怔了一怔,说道:“姬居士,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姬晓风缓缓说道:“诸位对姬某穷追不舍,料想是因为姬某曾不告而取,拿去了你们各派的武功秘典了,是么?”
众人轰然喝道:“你知道就好了!”又有人对大悲禅师叫道:“不必与他多说,把他偷来的武功废了,免得他拿去害人。”大悲禅师摆了摆手,将众人喧嚷的声音压了下去。
姬晓风缓缓说道:“我偷来的武功没法子还给大家,偷来的书却是原物无损,谨此奉还。”
谁也没想到姬晓风竟肯这样轻易的便将书送回,顿时间大家都不作声,怔怔地望着姬晓风。姬晓风又道:“我还有一句话说,我师父生前为患武林,多年来我便想为他赎罪,我偷你们各派的秘典,固然是因为我积习已成,贼性难改。另一个原因,却也是想借此机会,将各派武功之秘,公诸同好。在我偷的书上,我都添上了读后的愚见,书中好些地方,我也不揣冒昧,加上了评注。这些也都是从你们各派的秘典中取长补短,再加上我师门所学,贡献一得之愚,好作投桃之报的。想你们不至于责怪我多事吧?好,现在我就依次奉还大家,请老禅师先收回贵派的三卷秘典。”
但见姬晓风把手一扬,三本书从他袖中飞出,平平稳稳的向大悲禅师飞来,接着又将武当派的秘典还给抱拙道人,峨嵋派的还给青松道人……不管各人所站的远近,他的书抛出都恰到好处,就似递到了他们的手上一般。
大悲禅师接过了他的还书,随手揭开一页,这一页正是“太虚真经”中谈及“三象归元”内功心法的精义之处,只见姬晓风的“眉批”写道:“三象归元,泯于无有,气脉精神,难分先后,天人合一,方成不朽。”大悲禅师看了,不禁瞿然一惊。
原来所谓“三象归元”,即是神、气、脉三者之间的关系,修炼内功的人,有的主张“神与脉合”,有的主张“神与气合”,有的主张“舍气从脉”,有的主张“气脉精神,合而为一”。对这三者的关系,由于轻重先后的不同主张,而分成许多不同的练功流派,这是武学中最深奥的理论之一,难以细表。姬晓风这几句眉批,提纲挈领,道出了修炼内功的上乘心法,比“太虚真经”所论,更为精辟,故此大悲禅师看了,心中也暗暗佩服。
其他各人的反应各各不同,有的欢喜,有的恼怒。要知武林中的门户之见甚严,各大门派都有他们本派的不传之秘,即算渊源极深,交情极好,也决不能借阅别派的武功秘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