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章 王大斧,王舜臣!人形自走加特林?(1/4)

立刻处置——直接派人上门,将之送到棉庄里,强制改造。

此外,在熙河,女子年满十六,没有婚配,也是罪责,官府将处以罚金。

到了十七岁,还没有婚配的话,官府就会直接为之指派一个丈夫。

这一条,同样无论汉蕃,都是强制执行。

总之,如今的熙河路,上上下下,都是瞪大了眼睛,盯着自己辖区的一切人等。

而王大斧,如今已是熙州南关堡兵马副都监兼狄道巡检使。

自然的,他的日常任务中,就包括了‘防细作’、‘惩懒汉’、‘促婚姻’这三大项。

每次到州衙,觐见上官。

游知州和包通判,都会对他再三强调和戒训,这三件事情必须严抓、狠抓。

因为,这三件事情,是关乎天下兴旺,社稷兴衰以及熙河诸州的风气的大事。

自去年的战争结束后,王大斧每十天就要去熙州州衙觐见一次上官,并到州学中学习经义。

这几个闲汉,被王大斧的眼神,盯的有些发毛,一个个都是畏畏缩缩,怯怯懦懦。

王大斧见着,在心中再次摇头,便开口呵斥:“尔等还不让开?”

“诺!”闲汉们被他这一呵斥,两股瑟瑟,赶紧让开路来。

王大斧从他们身前穿行而过。

魁梧的体格,宛如巨人般,叫这些人喘不过气来。

“尔等……”王大斧忽然停下脚步,对着这几个人道:“还是该找个事情做!”

“诺!”这些人低着头应道。

“去吧!”王大斧挥手,他知道的,这些年轻人大抵和他弟弟一样,是不会听他的劝的。

想起弟弟,王大斧的心就又是一沉。

“俺弟大枪,在交州也不知如何了?”

自从去年,得知了弟弟的消息后,他已有好几个月,没有得到交州来的书信了。

他只知道,似乎弟弟纳了个交趾浑家,也有了子嗣。

“也不知道大枪什么时候,能回来与母亲团聚……”王大斧扭头看向南方。

那是他的弟弟所在的方向。

……

王大斧的家,就在这贞义坊的旁边河湾处。

国初,这里本是天武军的军营。

但在景佑年间,屯驻于此的天武军,奉旨前往沿边驻泊。

于是,曾经的军营营房,被留下来的禁军家眷,改造成了民居。

昔日的校场,被开垦成菜圃。

往昔的武库,更是变成了圈养牲畜的畜栏。

当王大斧背着行囊,走到他的家附近的时候,附近的邻居,远远的就看到了他。

“大斧?”

一个正在菜圃里劳作的老妇人,看到王大斧魁梧的体型,先是吓了一跳,好久才辨认了出来,惊喜的喊道。

“张婶!”王大斧微微点头:“是俺!”

“啊呀,大斧竟这么雄壮了?”张婶惊讶的打量着王大斧的模样:“听说,大斧你现在都已是官人了?”

王大斧憨厚的笑了笑。

张婶道:“俺早就知道,大斧必定能出息!”

“你看,这不大斧都成了官人了!”

她看向王大斧身后,疑问道:“不是都说,官人都有元随的吗?”

王大斧笑了:“张婶,那是遥郡官们才有的待遇!”

“俺才刚迁大使臣,且还未到枢密院书判呢!”

这新城外的老妇人,自然是分不清国朝的官制,不知道大使臣是什么?也不懂遥郡意味着什么?

王大斧也不多言,只是问道:“张婶,俺娘和俺浑家可在家?”

张婶答道:“在的!都在的!”

“俺今天早上,还碰到了你浑家呢!”

“大斧可是娶了个好浑家!”

“自大斧出外,家中内外诸事,都亏了你那浑家……”

“又是种菜,又是卖菜,还在家里雇了人织布赚钱……”

“这十里八乡的,人人羡慕的紧!”

“哪像俺儿子娶的那个浑家,成天就知道吃喝……是一点事情也不肯干!”

王大斧听着,只是憨厚的笑了笑,与张婶拜辞后,便沿着熟悉的道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