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重礼进身(2/13)
才偷偷地溜了!”
谢文龙道:“谁会去告诉他呢?”
冯国材想想道:“我家里的人是不舍的,除非是娄士豪或马容他们……”
三人相顾默然,那名叫马升的家将却又找了来道:“少爷,九格格来了,侯爷吩咐小的前来相请谢大人……”
冯国材道:“这么快就来了,我们还没吃饭呢?”
谢文龙道:“别吃了,反正招待九格格时还得摆酒席,我们在那时再吃吧!”
大家转到前面的正厅,冯紫英的动作倒是够快的。急促之下,已经布置妥善,连戏台都搭好了,酒席也摆上了,满州贵族妇女出门赴宴向有成例,连碗筷餐具都是自备带来的,侍候的人也是自己带的。
九格格平时不搭这种臭架子,今天可能是为方便周菊人,居然全班出动、好把周菊人安插在身边。
冯夫人一脸尴尬地陪坐着聊天,许多宅门的内眷也都惶恐不安地站着,因为他们虽是宾客,还不够资格与这位贵宾并起并坐,冯紫英还有一些门生也来致贺,他们站得远远的更是尴尬,见到谢文龙,冯紫英如释重负。连忙招呼道:“谢大人,快来吧,格格问了多少遍了……”
谢文龙过去向九格格打过招呼,低声对谢玉茜道:“安心吃酒听戏吧,那贼子又溜了……”
话没说完,他的脸色微变,门外又进来一人,一身官衣锦服,却仍可看出他就是罗继春的化装……
罗继春却大模大样地走了过来,朝冯紫英屈膝,请了个漂亮的旗安,操着纯熟的京片子道:“老师好,学生罗继春给老师请安!”
冯紫英弄糊涂了,他的门生故旧固然不少,可是并没有这样的人,再看他举止斯文,穿着阔绰,一副大家派头,弄不清是什么身份,不好随便答腔,嘴里含糊地应着,罗继春十分乖觉,立刻又含笑道:“老师可能记不得了,家父是西康阿咱城的土司,老师领军征西时,家父备蒙优渥,允列门墙,那是十几年前的事了。”
这篇谎话掩饰得十分得体,川康藏边部族十分混杂,朝廷靖边的政策是以夷制夷,将令各族的首长置为土司,各辖所部,地位十分特殊,非官非藩,独自为政,大则数万人,少则千人,只受朝廷节制,用意很深,散群而治,赋予特权,就可以使边境各部族不至纠合成众以作乱!
冯紫英征大小金川时,少不得与这些土司们联络一下感情,收置几个门生是一种拢络的手腕,只是为数很多,平时根本不相往来,甚至于连姓名都弄不清楚,这时听罗继春一解释,也不再怀疑,笑嘻嘻地道:“这么久了,难怪老夫一时想不起来,那时贤契还很小吧!”
罗继春一本正经地道:“是的,那时学生才十几岁,老师军务又繁,未能领受教诲,深以为憾!”
冯紫英点点头道:“尊大人还好吧!”
罗继春又请了一个安道:“家父幸托粗安,只是时常想念老师,特命学生晋京问候!”
冯紫英皱皱眉头,大臣结交外藩是禁例,尤其是当着九格格的面,更令他感到不安,可是罗继春更乖巧,笑笑道:“学生本拟早来拜候,唯恐外界对老师引起误会,才迟迟未敢晋诣!”
冯紫英哈哈一笑道:“朋友之间叙叙旧情,谅无大碍,尤其贤契与老夫尚有师徒之谊,自然更没有什么关系了!”
这番话是说给九格格听的,罗继春从怀中取出一个绸包道:“学生听说今天是师母寿诞,敬具薄仪为寿,请师母笑纳!”
他打开绸包,却是几十颗珠子,每粒有雀卵大小,光洁浑圆,每颗的值价都在百两开外,已经是一笔重礼了,冯紫英虽觉心动,到底感到有所不便,连忙道:“自家人何必这么客气,来看看老夫已经很知情了,东西断然不能收,贤契快拿回去……”
罗继春接道:“老师不要见笑,这点薄仪岂足尽学生之心,更不敢拿来冒读师母,学生的礼还没有拿来呢!”
说着又取出一个小锦盒,打开后,里面是一颗更大更亮的明珠,足足有龙眼大小,豪光四射,他将那颗大珠取出来,放在那堆小珠中间,说也奇怪,无数的小珠竟象有人推动似的,滴溜溜的直滚,聚成一堆,将大珠高高的拱了起来,象是一座宝塔,塔顶舍利子珠光辉映,益见璀璨夺目,厅上一片啧啧称羡声,珠宝在京师算不得珍奇,可是这种稀世奇珍,倒还是难得一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