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2/8)
命而来了。这要怪你的消息太不灵通,真正的吴芝芳目前正在日本东京开金融会议,报纸上还登着这消息,你的人怎么都不看报的!”
郑大彪跳起来要去扑他,但唐烈却更狠,他的枪口立刻喷了火,一枪直中眉心,把郑大彪打得仰天跌下去,就再也无法起来了。
白的脑浆,红的血都从枪口冒了出来。
不但唐烈开了枪,几乎所有过到这边船上的龙虎帮弟兄都开了枪,他们唯恐郑大彪会伤害到唐烈,绝不肯给他一丝机会的。
郑大彪被打得像个蜂窝。
徐荣发才道:“唐先生受惊了,一切还顺利吧!”
唐烈大笑道:“阿发,别娘娘腔了,这次的工作是我自己的,我怎么会受惊呢!你上来得很好,下去搜索一下,恐怕还有受伤或是没找到的,看见了就补上一枪,不留一个活口。”
徐荣发怔了一怔道:“不留活口?”
唐烈沉声道:“是的,这些人都是郑家兄弟的心腹,每个人都做过不知多少坏事,死了并不冤枉。”
徐荣发道:“可是他们都已失去了抵抗能力。”
唐烈道:“照杀不误,阿发,你可不能心软,我们的仇已径结得太深了,如果留下一个,就是后患无穷,我们不能一天到晚去提防他们复仇。而且我这次要彻底清剿湖匪,在外面还有不少人,对那些人,我不想做得太绝,可以放句话出去,投降的既往不究,但在这船上的必须难犬不留,做个样子给他们看看。”
徐荣发是唐烈最忠心的追随者和部属,他知道唐烈作成了决定,就不再开口了。
于是又一阵的屠杀开始了,也有几个没有受伤的,躲在一边,被抓了出来,就在船上立时处决。
也有几个跳进水里去逃走求生,可是唐烈的部署太周密,周围那些渐渐靠近过来的渔船,都是唐烈的人。
那些渔民们都对湖匪恨之入骨,因为他们受湖匪的苛虐最烈,听说唐烈有心要清剿湖匪,都全部鼎力支持,在渔船上为唐烈派来的人作掩护。
泅水逃出去的湖匪,在上了渔船后,仍然是难逃一死,总计船上连郑家三兄弟在内,共是四十七名湖匪,没有一个是活的。
那条小火轮是郑氏兄弟的大本营,他们有不少据点,但因为有着这一艘机动火轮,才能纵横太湖,不可一世,却被唐烈彻底地剿灭了。
唐烈把舶拖回了石桥镇码头,人质全部救回,毫发无损,赠金也全部取了回来。
郑氏兄弟多年劫掠所得的累积,也都搬在船上,居然也有近千两黄金,他们是计划一并存入吴芝芳的银行,然后跑到香港去逍遥的,却躲不过唐烈的算计。
唐烈也很讲信用,他把轮船拖回石桥,展示了格毙湖匪的 体,发出了通知,凡是附近湖匪的人,限制在二十四小时内投降的,不究既往。
过时不投降或私自潜逃者,格杀无赦。
有人出来投降了,唐烈问完了口供后,发给五十元银元的遣散费,远处的着令返乡,本乡的则递解出境,限定他们在十年之内,不准回来。
也有些因为犯案较多,怕被告发治罪,私下想逃走避祸,但唐烈的清剿却是早经部署的,不但计划周密,而且还在四周都布下了人,再加上四处民众们的协助与提供消息,一个也没走掉。
捉回来的人,唐烈以执法处的主任身份,当庭审判后,立加处决,这一下子又是几十条性命。
但唐烈却做得人心大快,没有人批评他残忍严苛,相反地,他在太湖却建下了赫赫盛名这一段时间是唐烈的黄金时代,他在上海滩上,呼风唤雨,无往而不利,天大的事,他一句话就能摆平了。
而且他也成了八面玲珑的人物,日本人、英国人、法国人、美国人,甚至于所有的外国人对他都赞不绝口。
但只有俄国人对他没有好评,那自然是为了上次的巴洛夫事件,俄国人明知是唐烈动的手脚,但因为没有证据,拿他无可奈何。
此外,唐烈还收容了不少的流亡白俄,那些人多半是俄国的贵族或政治犯,流浪到中国来,境遇十分可怜,几乎要沦为乞儿,唐烈一则同情他们的遭遇,再者也是对社会主义的不齿。在偶然的机缘里,他救济了一个沦为娼妓的女伯爵凯塞玲,帮助她开设了一家俄国餐厅,以烘制罗宋面包和罗宋汤而着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