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群众演员李某(1/3)

己琢磨的也多,这时候就有样学样比划了出来。

说完还侧耳听着,却没听到导演喊停,当下更是心喜。

那打头的骑者又问:“本地人?家住何处?” 李诚中有点晕,这台词怎么接啊?但活人不能给尿憋死,好容易得到这么一个上镜的机会,千万不能掉链子!他灵机一动,回答:“没有家,就在四处游历。

” 后面一个骑者带马上前,冲打头的骑者小声道:“陪戎,似是乡间游侠儿。

” 打头的骑者点了点头,向李诚中笑了笑,露出一嘴黄牙:“既是本地人,看你身子雄壮,可愿投军?” 李诚中幸福得快要昏死过去,血涌上头,激动之下脸都涨红了,大声道:“愿意!”乖乖,这可是三句台词啊,很多二、三线的职业演员都没那么多台词!他李诚中到底走了什么狗屎运,居然莫名其妙有了那么多台词?最关键的是,没听见导演喊停!这说明什么,说明他的戏被认可了! “这就走罢,可能跟得上?”打头的骑者捋了捋马鬃,问道。

第四句!李诚中入戏更深了,再次躬身抱拳行礼:“能!” 三名骑者控制着马速,李诚中在后面小步跑着,他这时候才有空去看那三个骑者。

三人都是骑兵打扮,外罩黑漆漆的皮甲,但李诚中估计很可能是涂黑了的泡沫塑料。

只是这马上挂着的箭壶和弓却有些精致,看来这部电影在道具置装上着实下了工夫。

又观察了多时,他忽然醒觉过来,就这么跑下去,摄像机在哪儿啊? 平日里演戏,都是围着摄像机位转大圈,可是现在这么跑法,却是跑的直线,也没见摄像机跟上来啊。

他忙偷眼四处张望,始终没看到剧组的其他人,就这么跑出去一里多地,心里开始打鼓了。

再跑了一会儿,眼见就是两里地了,三个骑者慢慢停下马,打头一个等李诚中跟上来,大笑道:“果然是好儿郎,真能走!” 李诚中心道这刚哪儿跟哪儿啊,他是当兵退役后才干上群众演员这一行的,以前在部队里,每天早上都要负重五公里越野,现在空着身子跑个两里地,简直小菜一碟。

他喘了口气却没顾得上回话,只是四处看着,心里越来越慌了。

剧组的人都去哪儿了?摄像机呢?以前没觉得这里这么荒凉啊,连个人都没有! 而且,这地上哪来那么浓密的青草?最后,他发现一个很大的问题,没有电线杆! 华北大地上,要说什么东西最多,那只有一个答案:电线杆!要说什么东西最少,也同样只有一个答案:草地! 可这里给他感觉,就是草绿人少。

树虽然也不多,但十几棵二十几棵,围成一丛丛的小树林,散布在广袤的原野上。

没有农舍、没有田垄,没有人烟、没有村落……李诚中有些发呆。

三个骑者打马四下里兜了一圈,又聚拢回来,招呼李诚中跟上。

李诚中就在浑浑噩噩间跟着慢跑,跑上几里地,就歇一下。

歇上一会儿,就接着跑。

他已经有些迷糊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涿州基地呢?剧组呢?村庄农户呢?电线杆子呢?田地呢?这些怎么都忽然之间消失了? 趁一个停歇的当,李诚中犹豫着问打头那个一直被称呼为“陪戎”的骑者:“这是哪儿啊?” 那骑者一愣:“你不是本地人么?” 李诚中摇头道:“我生在涿州,可一直在固安长大,从来没到过这边。

” 三个骑者小声嘀咕了几句,大笑起来,也不知道有什么可笑之事,李诚中有些生气了。

他打算不再傻乎乎的跟下去,他要回去问问剧组到底怎么回事儿。

刚要开口告辞,却见那一直被称为“陪戎”的家伙打手势让大伙儿禁声,然后从马上摘下弓箭,弯弓满月,“嗖”的一声,一箭扎在三十米外的草地间。

一名骑者纵马过去,探身一抄,将一只插着羽箭的灰兔捡起来,兜回来扔在地上。

李诚中一看,箭矢插在兔子后腿根部,兔子兀自蹬着腿,却眼见不活了。

三名骑者都是一阵欢笑,剥皮生火,就地收拾起来。

这下子李诚中有点口干舌燥了,他慌乱的咽了咽口水,心中暗道不好,想要告辞的言语再也不敢说出口,只是脑子里反复想着一件事,这弓箭不是摆设! 吃了“陪戎”丢过来的几块兔肉,继续上路,李诚中边跑边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