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指麾能事回天地(2/6)

我可都没放下。不信的话,我练给你看,王老将军还夸我来着呢。锷哥,你叫我也带几个小兵跟着你打仗吧。”

韩锷一支手轻轻揽住小计的肩膀,心里一片温暖:这孩子……口里却微笑道:“倒是也行,不过,什么叫‘打虎还要亲兄弟,上阵全靠父子兵’?你说说,咱们算是亲兄弟,还是……父子兵?”

小计被问得一愣,然后扑哧一笑,掉头不依道:“你占我偏宜!你才多大,也想起‘父子’来?有本事,找那些女人们生呀。我不过是个野种,你这偏宜就是占了也不是好占的。”韩锷侧身避过他的胡闹,看着月光下小计的脸,只觉一股如兄如弟、如朋如友的温暖在心头漾开。谁说这沙场之内,一切俱是无情的?

——时间过得好快,转眼余小计到了军中已有一月有余。军中虽苦,他这小小少年却长得更为结实了。旁人看着,断想不到这少年其实只有十五岁,总以为怎么也快十七八了。只是他的脸上不小心时还时不时露出一点孩子似的稚气。在他缠磨之下,韩锷只有回书给王横海说小计已到军中,多谢照顾,请不用惦记,以后就留在自己身边了。为了拴他的心,还当真拨给他十几个老成之人,让他带着,以为消息探马之用。

他本不是认真的,没想小计这孩子却把自己的差使看得认真无比。他有些事上原比韩锷聪明,在王横海那儿,他就学会了好多胡语,想来是早就打定了主意好赖在锷哥身边的。这时在石板井又混了一个多月,竟基本可以操着半夹生的胡话跟数城之人对答了,韩锷却直到今天还只能把羌戎话听懂个大慨,说是不会说的。于是余小计倒成了他的通译,一有闲暇就侍候在他身侧。平时小计对这四周形势也研究得着实卖力,从早到晚,只要有空,就带了手下之人出去打探军情。另外他可能因为长大了,性子也变了,不再那么贪玩儿,韩锷交待的功课居然晨晚之间,做得极足。军中本多有技击好手,他是韩宣抚使的爱弟,加上人精乖,谁会对他藏私?一时竟被他七七八八学会了好多东西。

面对这么一个乖觉小孩,韩锷就算真的性子严厉,却也挑不出他什么毛病。但这日,他却是真的动怒了。只见他板着脸孔,眉头紧皱地道:“谁又让你出战的?”

他的声音压得很低。他在军中,虽一向沉默,但也一向很少动怒。这时一发怒气,连营下诸将也觉得心中惴惴的。余小计却一脸无辜的样子,因为是在中军帐中,他也不敢如平时般回嘴胡闹。低着头,看着自己脚尖,说不出话来。韩锷心中脾气更大,知道他又仗着自己可怜的小模样儿在软化自己心中的怒火了。——他今日动怒,实是为了近日羌戎右贤王可能感觉十五城局势不妙,不待春开,自己也还未及从极北之地返回,就已遣座下万余铁骑对十五城发动攻势了。

韩锷心疼小计,不忍让他涉险,一直想拘着他不让他出去。可他本忙,看不过来,余小计又诡计多端,照样冒险犯难,时时出去刺探军情。他人小,却多智,原来就是洛阳城的“九门消息总管”,带回来的消息,往往极为重要。可今日,他居然在路上遇到敌人数十骑时,并不当场退避,却一逞机谋,用计带着手下十余骑人马突袭敌人,还得了小胜。

可他身上却负了伤。韩锷一见到他额上的伤口,心里就一疼一怒。韩锷虽派到他手下的多为精悍人手,通晓战阵技击之术,以照顾小计,却也怕余小计得胜之余,以后更加不惮艰险,真的惹出大祸来。

旁边人这时连声开劝,韩锷怒气才稍稍得平。近日以来,韩锷也曾冷眼查看余小计和他部下的关系。他说是让那十几人归小计统领,其实让他们照顾小计才是真的,为此还深觉委屈了那十几个人,也曾暗地里对他们托付道谢。没想这些日子下来,几件事情经过,他慢慢发觉,那十几个成年汉子对小计倒不仅只是“爱屋及乌”——这是余小计的话,他说自己就是那一只小乌鸦——里面倒真的有点把他当个大人般的统领的敬重的意思。韩锷虽然开心,却也更加担心。

一时他发作已毕,众人都退去后,他留下小计在帐内,还待数落他几句。余小计见人去了,耐不住他的唠叨,挣红了脸,抗声道:“为什么人家都出生入死,怎么都可以,我就要在营里乖乖的?我也不是吃闲饭的。”

“何况,我今天还毕竟打羸了。”

韩锷一愣,其实他也觉得这么照护小计于公德上未免有亏。然而他因心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