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回 樵渔双侠(7/11)

害怕吃鱼的?是怕腥呀?这是嫌鱼不好吃,鱼刺骨多?”“谁知道这老杀才的。”小蛟儿说:“大婶!说不定我煮的鱼,大伯喜欢吃。”“小兄弟,你还会煮鱼?”甘凤凤说:“大婶!你不知道,他从小就在洞庭湖边长大,生活在渔船上,跟他爷爷学会了一手烹调鱼的好本领哩!”渔侠山妇惊讶:“真的!?”“是呵!以前我也害怕吃鱼的,自从吃了他烹调的鱼后,我就喜欢吃了。他可以烹调出好几种不同味道的鱼哩!”老樵夫睁大了眼睛:“你不是在骗我?”甘凤凤笑着说:“大伯,我怎么会骗你?你不相信,可以试一下,不好吃,你别吃就是,我们不会强迫你吃。”“我、我试试。”老樵夫喜欢起来,问灰衣僧人:“小和尚,你吃不吃?”“阿弥陀佛!罪过!罪过!贫僧不敢破戒。”渔侠说:“你不吃,我们也不敢强迫你吃。我家的竹笋,木耳、冬菇、鲜菌有的是,够你吃个饱。”“多谢前辈。”“我真的不明白,你们这些和尚不吃鱼不吃肉,身子也长得这么结实。我呀,一天没十条八条鱼装进肚子里,就瘦了一斤肉,成天就感到不够饱似的。”甘凤凤险些想笑出来,心想:“你还嫌不够肥胖吗?你应该和老樵夫调换过来,或者将你身上的肉,分一半给老樵夫才对。你再吃十条八条鱼,不更肥胖了?”其实,一个人的肥瘦,有些是天生的。有的人不吃肉和鱼,甚至少吃饭,也肥得起来;有的人,就是浸在油缸里,也肥不起来,仍骨瘦如柴。不管肥和瘦,最好是能活得长命。他们走着,说着,转过两三个山坡,来到蓝溪畔,这一带似乎风景独美,溪水平静如镜面,溪畔几块奇岩怪石,拔地冲天而起,岩下溪水更蓝得似缎,深不见底,距离溪畔十多史远的山峰下,有丛丛翠竹,迎风摇曳,翠竹林中,茅舍隐现。要不是溪畔岩下停泊着一条小小的渔船,谁想到这深山群中有人家的?竹林茅舍,就是武夷樵渔双侠隐居的地方。樵渔双侠,各自得异人传授一门与众不同的武功,樵侠除了练成一身经受得起拳打脚踢掌拍的武功外,更身手敏捷,在山野森林中奔走如飞,徒手可猎虎豹。他上山打柴,根本不带任何工具,只凭一双手,就将柴打回来了,江湖上人称神掌樵侠。渔侠水中功夫极好,练成了魔掌无影腿,更会飞索套人,百发百中。论武功,她比樵侠胜一筹。他夫妇俩性格怪异,不喜欢与武林人士交游往来,也不愿在江湖走动,要走,也只在福建一地。所以中原武林人士知道他们夫妻的人不多,也不见闻于中原,但生性行侠好义,遇见不平之事,便挺身而出,不顾自己的安危。尤其是渔侠,直爽性暴,敢笑敢哭,敢作敢为,不理旁人,她要是插手所管的不平之事,有时蛮不讲理,不理睬旁人说东道西,只认定自己的一个理,硬干下去。但他们夫妇俩的特点,不枉杀人。渔侠虽然嘴巴凶恶,从不伤及无辜和不会武功的人。对于刁蛮的人,她只狠狠给他们一个教训而已。小蛟儿、甘凤凤和少林寺僧人无本随樵渔双侠走入竹林。只见茅舍四周环境清雅、深幽、宁静。茅舍的一侧,有一块菜地,畦上种了些姜葱蔬菜之类的作物,使茅舍添上了田园风光。

甘凤凤说:“大婶,你这里真好真美呵!住在这里,使人尘念全消,与世无争。”“是吗?那么小妹子在我家应多呆些时间再走才是。”“那我先多谢大婶啦!”走进茅舍,屋里的一切门窗、桌椅、小凳、生活用品,无一不是用青竹制成,使人有种舒适的感觉,竹桌上仍摆有碗筷和一大碗煮得溶溶烂烂的鱼。这样的鱼,叫人又怎开胃?甘凤凤心想:一条鱼煮成这样,要色没色,要香没香,恐怕味道也好不到哪里,怪不得老樵夫宁愿死,也不愿吃鱼了!小蛟儿看见屋内的情景,不由想起梵净山庄林大叔在冰湖边上那间园林式的竹舍来,几乎和樵渔双侠室内的情景一样,一切都是用竹制成,不过林大叔的竹舍比这里布局好,也收拾干净得多。小蛟儿触景生情,想到了小芽菜,又联想到梅、兰、菊、竹四位姑姑来,不知她们现在怎样?会不会在想我?我几时才会再回梵净山去探看她们?突然,凤凤在他身后扯了一下:“蛟哥!大婶大伯叫我们坐呀!你在想什么的?”小蛟儿一下从遐思中醒了过来,笑了笑:“我没想什么。”“你是不是想怎么烹调鱼才好吃?”渔侠说:“小兄弟,别急,先坐下来喝杯茶,歇一下也不迟。”“是!大婶。”喝过茶后,小蛟儿问:“大婶,还有没有鱼?让我弄些给大伯吃。”“有呀!多的是。”“放在什么地方?”“放在蓝溪。”“蓝溪!?”“是呀!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