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新专辑制作(2/4)

制了。

首先,选择的是《一无所有》、《快让我在雪地上撒点野》、《新长征路上的摇滚》、《钟鼓楼》、《赤裸裸》这五首歌的录制。

因为这首歌的前奏或中间,都有一些其它乐器的演奏。

比如《一无所有》里面,笛子和唢呐的配乐,为这首歌增加了很多中国风的原生态乐感。

可以说有了这两个乐器,瞬间整首歌逼格都上了好几个档次。

而在《快让我在雪地上撒点野》中,古筝那种安静深幽的古风,缓缓展开,到后面的古筝,配上鼓点,更是让人欲罢不能。

非要评价,那就是一个字,绝。如果是现场演出,能让人听得汗毛都竖起来。

之前音乐节的时候,骆斯年就给《新长征路上的摇滚》做了小号的间奏。

《钟鼓楼》这首歌中,也有一些三弦的伴奏,也是这首歌怀瞬间带入怀旧念头的关键所在。

而最后一首《赤裸裸》,悠扬婉转的萨克斯声,夹杂着电吉他和鼓点节奏,直接能让人跟着摇摆起来。

骆大教授非常给力,把自己民乐系的最好的学生都喊来了,加上自己,这几种乐器可谓说完全不在话下了。

乐谱,秦川在音乐节结束后,就马上给骆斯年了,在民乐器这一段,就简单的给了点提示,希望他们也可以有些自己的发挥。

进到录音棚内,秦川客气的和两位学生谢道:“王宇老师,李南老师,这两天拜托你们了,感谢!”

二人虽然是骆斯年的学生,但在外面也是非常拿的出手的专业演奏人士了,一声老师完全当得起,不过二人还是谦虚了一阵。

即使有之前的排练,即使骆斯年三人都非常专业,摇滚乐器和民乐乐器的磨合,还是花了不少时间。

前后共花了三四天时间,才把五首歌录制完美。

众人都表示非常满意,也对秦川的才华更加的钦佩不已。

尤其是骆斯年,对于把民乐乐器的发扬光大一直非常执着。

他叮嘱秦川,多创作一些类似的歌曲,让民乐器能更多的和各种风格的音乐类型合作,更多的出现在更大舞台上。

毕竟传统民乐乐器需要继承,更需要创新,不然老是吃老本,就会被时代所淘汰。

如何让民乐乐器,产生更新更旺盛的生命力,也是骆斯年一直以来最专注的研究课题。

录制完成后,秦川几人带着程嘉阳,对骆斯年三人一阵感谢。

尤其是程嘉阳,给骆斯年三人都包了个大红包。

这个红包并不是人家的劳动收入,纯粹就是谢礼。

秦川一如既往地大气,把骆斯年三人一起署名到这几首歌的制作者团队中,一起享有相应版税的收入。

这点骆斯年习以为常了,毕竟这么多年老江湖了,什么没见过。

可是王宇,李南两个学生,高兴坏了。

作为民乐演奏家,平常除了演出收入外,难得有这种额外收入。

尤其是通俗流行乐的销售数据夸张,版税更是不小的数字。

他们俩内心暗喜之余,更加对老师骆斯年感恩戴德了。

录完了最难的五首歌,接下来的几首就很顺利了,花了一周多时间,差不多一整张专辑的录制就全部完成了。

程嘉阳在这期间,真的是全程陪同,后勤工作做得扎扎实实,很多服务都亲自上阵,完全没有一个的架子。

本来也是,秦川他们对程嘉阳来说,那都是伺候财神爷啊,新专辑一出,摆明了是要带他大赚一笔的啊。

程嘉阳拿着专辑母盘,和秦川商量后,二人一致决定了,专辑定在了九月初上市。

前期还需要安排工厂,加班加点的赶工生产出。

预计首批投放100万张,后续再根据销售情况,让工厂预留50万张的生产能力,以便随时补货。

在上市之前,所有的宣发工作,都交给浪潮唱片负责,程嘉阳这边会亲力亲为的跟进。

尤其是电台打榜,更是需要把第一批试听盘,投放到各地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音乐频道去。

不过,程嘉阳是老狐狸,营销这块他一直喜欢出奇制胜。

之前的四首歌,在这段时间已经牢牢的占据了华夏流行音乐排行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