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御前殿议(1/3)

是袁绍、袁术兄弟。

袁绍不必多说,导致雒阳宫变的罪魁祸首之一,此人目前担任司隶校尉,有权监察整个司隶河南,而何苗正是河南尹,正好受袁绍的监督。

其弟袁术,目前官拜虎贲中郎将,执掌灵帝出行时的虎贲军,虽然说汉宫内不止有虎贲军一支禁军,但为了稳妥起见,刘辩还是希望找个机会将袁术调离,最好换上赵忠的兄长、城门校尉赵延。

昨日在得知凉州叛乱后,刘辩就在考虑这个问题,看看能否将何进、袁绍、袁术等人调去征讨凉州叛军,要是这件事能成,那么他就有充足的时间再做许多安排。

“走,去崇德殿。”

刘辩向一脸茫然的蔡琰交代了几句,当即带着赵淳前往崇德殿。

当二人来到崇德殿外时,殿外一队值守的禁卫拦住了二人,为首一名军司马恭敬说道:“陛下正在殿内于诸位大人商议紧急大事,请史侯留步。”

赵淳不悦斥道:“陛下允许史侯自由出入崇德殿,你小小司马,亦敢阻拦?”

听到这话,那名禁军司马脸上露出犹豫之色,毕竟刘辩这一个多月来每日出入崇德殿,他也并非不知。

就在他犹豫之际,刘辩抬手拦住再要喝斥的赵淳,和颜悦色地说道:“这位司马怎么称呼?”

司马有些不安地回道:“卑职丁卫。”

丁卫?

刘辩琢磨了一阵,觉得这名字有点陌生,多半是历史上并不出名的人物。

旋即他和颜悦色地对丁卫说道:“丁司马对吧?我父皇在殿内与诸大臣商议的要紧事,其实我也知道,凉州叛乱嘛,昨日我在殿内,可是亲眼见到了汉阳太守傅燮的奏章。我今日前来,是听说曾经朝中有人劝父皇放弃凉州,是故前来窥探,我见丁司马忠于职守,必然是忠诚之士,想来也不愿见到我大汉被迫将凉州让于一群乱臣贼子割据,对吧?”.r./

听到这话,丁卫脸上露出动摇之色。

见此,刘辩趁热打铁道:“这样,你放我过去,有什么罪过,我替你承担。”

丁卫闻言又犹豫了一番,最终决定放刘辩靠近崇德殿。

甚至于,他还低声对刘辩说道:“若史侯想要阻止此事,应当尽快,方才殿内的争议之声,连我等都听地清楚。”

刘辩点点头,带着刘辩快步走向崇德殿,因为有丁卫的挥手示意,值守于崇德殿廊下的禁军也没有阻止刘辩,任由刘辩在殿门口张望。

而此时殿内就像丁卫所说的,正吵成一团。

刘辩扒门听了片刻,才知道殿内正在争议是否要册封王国、韩遂、马腾等诸凉州叛军首领一事。

或有人会问,王国、韩遂、马腾等人都造反了,还要册封?

因为代价太大!

凉州叛军可不是甲子年号称百万结果却在十个月内被剿灭的黄巾,后者是农民起义,而前者,叛军的哪些首领,似王国、韩遂、马腾,那可都是凉州的士人,经受过良好的教育,也读过兵法,可不是那么容易击败的。

更别说前两年,皇甫嵩、张温连续失利,这让灵帝与朝廷愈发失望。

还有就是花费的钱粮,皇甫嵩与张温两次起兵征讨,花钱无数,可把董太后与灵帝给心疼坏了,这对母子以往穷怕了,因此在灵帝登基后,不惜以卖官鬻爵来得钱,今皇甫嵩与张温连续讨贼失利,董太后与灵帝又岂会不心疼?

就算能赢,恐怕也是一桩心病,更何况是战败了呢?

于是乎,董太后生怕再有第三次,暗中命董重今日在朝议中提出放弃凉州。

当然了,明着说肯定是不行的,因此董重便上奏册封王国、韩遂、马腾等人官职,变相招安,默许这些人割据凉州。

这如何能朝中那些正直的大臣们接受?

因此卢植、杨彪、郑泰大加驳斥,连何进也趁机告董重卖国,双方吵地不可开交。

片刻后,趁着殿内稍微安静些的空档,他示意赵淳在殿外大喊:“史侯求见陛下!”

殿内刹那间安静下来,原本有些不耐烦的灵帝,亦惊疑地看向殿外。

此时刘辩又在殿外喊道:“父皇,儿臣有奏!”

灵帝若有所思,在张让请示他时微微点了点头。

于是张让尖着嗓子喊道:“陛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