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曹操(二)(1/3)

刘辩抬手阻止了曹嵩的自责,心中对于这一突发事件并不意外。

毕竟是桀骜不驯、浪荡不羁的曹孟德嘛,会做出这事来并不奇怪。

不过,如此肤浅的试探,是不是有点小瞧人了?

心中暗笑着,刘辩笑着问曹操道:“你想要什么评价?”

见刘辩非但没有因为自己的无礼而气恼,反而笑吟吟地反问自己,曹操心下暗暗称奇,笑着说道:“臣岂敢强求?”

“唔。”刘辩故作沉吟,旋即笑着说道:“自负、有才能,但言行却很冒失,这个评价怎么样?”

曹嵩患得患失、大气不敢出出,曹操却哑然失笑:“很中肯,多谢史侯。”

刘辩笑了笑,侧身请道:“到殿内再谈吧,请,曹太尉。”

“多谢史侯。”

见刘辩好似没有生气,曹嵩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躬身道谢,同时也不忘狠狠瞪一眼曹操。

这让曹操觉得很冤枉,他不就是随便测试一下这位史侯的心性嘛。

嘀咕之余,他又忍不住看了一眼那位年纪跟他儿子差不多大的史侯,心中闪过一丝好奇。

少顷,刘辩将曹嵩、曹操、夏侯惇三人请到殿内。

鉴于跟这几人都不熟,蔡琰这次并没有露面,而是由赵淳吩咐殿内小宦官奉上茶水。

值得一提的是,夏侯惇原本打算站在曹操身后,但刘辩见座位足够,便示意夏侯惇一同入座,这让这位糙汉子受宠若惊,倘若有好感度的话,估计最起码也是90以上。

曹操敏锐地捕捉到了刘辩对夏侯惇的好感,好奇地试探道:“史侯初见元让,何以如此厚待?”

“我很欣赏像元让这般的健儿。”刘辩很自然地唤起了夏侯惇的表字,明明夏侯惇年纪与曹操相仿,都足够当他此一世的父辈。

而夏侯惇也没有丝毫的不满,反而像雏鸟般显得很不好意思,伸手挠头,一张脸也微微涨红,口中连道不敢不敢,令人很难想象这是已经踏上过沙场的猛夏侯。

“原来如此。”笑傲文学

曹操恍然大悟,随即故意说道:“可惜臣却没有像元让这般的体魄,怪不得史侯未给臣更好的评价……”

“曹、孟、德。”曹嵩瞪着眼珠,一字一顿咬牙切齿地喊着儿子的名字,仿佛要将亲生儿子给生吞了。

这诙谐的一幕,让刘辩忍不住笑出了声,点点头说道:“哈,想不到卿如此在意那番评价,好吧,我再加一句,唔,卿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

“很有意思?”曹操表情古怪地琢磨着刘辩新给他的评价,因为他与他之前对这位史侯的评价一模一样。

他原本想要再试探两句,可惜他父亲曹嵩此刻正用杀人般的目光瞪着他,让他不得不暂时老实片刻。

见此,曹嵩这才收回杀人般的目光,用带着讨好笑容的神色对刘辩说道:“臣欠缺管教,让史侯见笑了,不过无论是老臣,亦或是我儿孟德,对陛下、对史侯素来是忠心耿耿,奈何因为臣养父的关系,朝中同僚或有些人不愿接纳臣父子……”

刘辩自然清楚其中缘故,但故作不解道:“费亭侯?我听说费亭侯清廉而正直,连士人都大为称赞……”

“话虽如此,但小辈却不知啊……”

曹嵩叹息道。

他对养父曹腾是十分尊敬且感激的,听刘辩称赞曹腾,心中自是高兴,奈何如今朝中士人与后宫宦官水火不容乃是大势,一群三、四十岁的士人竟荒唐地将他养父曹腾与张让、赵忠、孙璋等人相提并论,这让他十分愤慨。

而郁闷的是,为了在朝中生存,他有时甚至还要迎合朝中士人,与原本与他曹氏关系不错的宫内宦官斩断关系,更有甚者,即便他这么做,朝中那些清高的士人依旧对他们父子心存猜忌。

既然如今已经有了刘辩这位更好的投效对象,曹嵩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竭力暗示投效之意:“……臣虽老迈,然臣子孟德尚有几分机灵,若史侯有何差遣,臣父子当竭尽所能,为史侯分忧。”

“我相信。”

刘辩心中欢喜,点点头说道:“我一直认为太尉父子皆是我大汉的忠臣,自不会坐视太尉父子遭无端的排挤与指责。”

曹嵩大喜,压低声音道:“史侯,臣家中余财尚有千万,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