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扑朔迷离(2/7)

小雪“嗯”了一声,道:“陈大哥,我们把他埋了吧。”

陈靖仇心想上官震远和自己无冤无仇,死在了这里,让他尸骸暴露,当真有点不忍,便点头道:“好。玉儿姐姐,你也来帮个忙吧。”拓跋玉儿正在犯性子,一扭头道:“我才不来。”

话虽这么说,但拓跋玉儿还是过来帮着陈靖仇和小雪将上官震远草草地掩埋了。埋掉了上官震远,陈靖仇见小雪面色不乐,低声道:“小雪,你又怎么了?”

小雪道:“陈大哥,小郡主说她会给这些隋军下些泻药,可这上官将军怎么会死了?”

先前小郡主跟他们说的计划,便是给隋军的饮食中下药,让他们失去战斗力,这样陈靖仇一行得以顺利杀进军营。可泻药并不致命,上官震远为何会死在这里?小雪方才就有点想不通,陈靖仇还没回答,拓跋玉儿在一边道:“我看哪,小郡主其实很残忍,她给这上官将军下的一定是剧毒。”

陈靖仇道:“别这么说,上官震远是宇文拓手下勇将,小郡主准是怕我们斗不过他,才给他下了毒药。你没听她说,先前想给这人解药吗?是他自己不要,还想杀小郡主,那是自作自受。”

拓跋玉儿听陈靖仇又为小郡主开脱,更是恼怒,喝道:“反正在你陈大公子眼里,小郡主做什么都是对的。”

小雪怕他们又吵起来,忙道:“陈大哥,现在崆峒印已经得到了,我们还是快去和老师父会合,早点去大兴吧。”

他们回到长沙城,陈辅还在客栈中。虽然远道而来,旅途劳顿,但休息了一日,陈辅的精神已经好多了。待陈靖仇说起他们居然已经拿到了崆峒印,陈辅喜出望外,要他把前后经过原原本本讲来。听得陈靖仇说,此次全靠小郡主之助,陈辅叹道:“没想到这位独孤郡主倒是个深明大义的好女子,真是难得。”

陈靖仇道:“是啊是啊,她也是胡人。”

陈辅闻弦歌而知雅意,自是知道陈靖仇不绝口地说小郡主好话,其实是想为拓跋玉儿说好话。当初听得拓跋玉儿是胡人,他一心想着汉胡不两立,但这些日子相处,陈辅虽然对拓跋玉儿仍没多少好感,但恶感也已消除了大半。他也不想跟陈靖仇说什么胡人不胡人,问道:“琴鼎印镜石,还剩两样了,有伏羲琴和女娲石的下落吗?”

陈靖仇道:“女娲石在南岭鬼窟,宇文拓已亲自去取了,只怕暂时没机会。但伏羲琴在河西,他只是派人去拿,我们还能抢在前面拿到手。”

陈辅猛地站了起来,道:“既有下落,那还不快走?马上就出发!”

陈靖仇见师父急成这样,心道:“师父您老看不惯玉儿姐姐,这急脾气其实跟她一般无二。”他道:“师父,您的身体撑得住吗?”

陈辅双眉一竖,喝道:“你道师父是草扎的,泥捏的,这点都撑不住?事不宜迟,马上去河西!”

虽然陈辅说他可以,但一路北上舟车劳顿,还是有点吃不消。前面坐船还好,等过了武关后弃舟登陆,陈辅就脸色苍白,发起烧来。亏得小雪一路端茶送水,小心服侍。陈靖仇知道师父其实也没有什么大病,只是在伏魔洞里失去了一身功力,体质已虚,加上这般奔波劳碌,难以承受。拓跋玉儿倒是不计前嫌,见小雪辛苦,便也帮着她照顾陈辅。陈辅虽然满心不愿拓跋玉儿在跟前出现,但到了这时候也没别的办法,总算不对拓跋玉儿恶声恶气了。只是这般一耽搁,路上便又多走了好几天。

这一天,大兴城已遥遥在望。陈靖仇雇了辆大车,师父和小雪、拓跋玉儿三人坐在车中,他坐在前面赶车的边上。那赶车的老汉倒是个健谈之人,一路和陈靖仇说说笑笑,见陈靖仇若有所思,笑道:“公子,您是头一回来大兴城吧?”

陈靖仇道:“是啊。老丈,您常在这路上走?”

老汉道:“我打小就赶车,都几十年了。唉,小时候这路可不好走,路不平不说,一路上老有剪径的强人,不过现在倒不用怕,这十几年天下太平,没出过什么事了。”

天下人,盼望的总是“太平无事”四个字。陈靖仇想到师父总说要举兵起义,复兴大陈,但一旦起兵,这老汉想走这一趟太平路都不成了。想到这儿,陈靖仇就又是闷闷不乐,实在有点怀疑师父说的复兴大陈到底有什么意义。老汉却还在喋喋不休地说着:“前些年这条道上来往的人还多,这几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