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游龙吞珠(4/11)

对,不完全是绯羊首。”孟昶又往下看了几行,便看出不同来。绯羊首的制作首先是要选用净白的羊首,而这做法却是什么肉都行。另外,绯羊首是要先以红姜煮羊首的,但是这里的肉却不用煮,只需分块洗净即可。绯羊首需要用酒腌渍,这里的肉虽然也用少许酒,但只是作为调味,更多的是用盐和香料来进行腌渍。“我知道了,这是要病肉能食、存肉代粮。”孟昶看到最后几个解释时,他完全明白了花蕊夫人送来这个菜谱是什么目的,也清楚了这的确是一个可以缓解易货牲畜疫病传播的好法子。

最后的几个解释是说加入几种香料所具有的功用,也正是因为这几种香料的功效,可以让易货的损失减到最低。疑恩者在知道牲畜疫情之后,花蕊夫人赶紧找到了阮薏苡,想让她找到抑制疫情、治疗疫病的方法和药物。但是对于一项无名疾病的研究治疗怎么可能在短时间中就办到,所以阮薏苡采用了另外一种办法,先确定一下这些牲畜所得疫病与人的关系。而这一个确定只需要很简单的手段就能办到,阮薏苡采用的办法是直接让死囚牢里的一些犯人和得病牲畜做各种不同形式的接触,再安排另外一些犯人食用病死牲畜的肉。结果表明,疫病并不会在人身上传播,即便是吃了病死牲畜的肉,那也只会出现很小幅度的身体异常,如腹泻、恶心等症状。阮薏苡后来又仔细对病死牲畜的肉进行了查辨,发现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症状,是因为牲畜死时已经耗尽了阳气,遗留在身体内部的只有阴寒,所以食用之后才会出现腹泻、恶心等异常。阮薏苡找到了几种常见的药料,如花椒、鸭嘴草、乌樟叶、烫舌果。这些都是可以消除阴寒,提升食用者内阳的药物。而且这些药物同时还是香料,具有独特的香气,在烧煮病死牲畜的肉时加入可以使其更加美味。验证结果表明,那些犯人在食用加入药料的牲畜肉后,再没有一个出现身体异常的现象。阮薏苡解决了病死牲畜可食用的难题,但即便是能吃,那么大片大片地死去,能吃也来不及吃呀。所以花蕊夫人将自己做绯羊首的方法进行改变,用盐和香料腌渍,到了一定时候取出放在阴处晾干,这样既可以长时间保存,同时也去除了肉中所带的阴寒之气。有了这个方子,不管那些已经得了疫病的牲畜,还是怀疑得了疫病的牲畜,或者为了控制疫情而大范围屠宰的牲畜,都不必深埋或火烧处理,而是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将肉储存起来,作为存粮的辅助储备,在需要的时候再取出煮食。而就在处理病死牲畜的过程中,阮薏苡得到一个意外的收获。她在用死囚犯人接触、食用病死牲畜的试验中,提取到一些致病的菌毒。为了找出这些菌毒的特性,她决定将这些菌毒培活成型。“立刻将这个单子送到毋大人手中,让他将此事落实下去。”孟昶来不及取笔批复,急匆匆从枕头边的匣子里取出个私印盖了,便让近侍太监赶紧给毋昭裔送过去。毋昭裔接到寝宫近侍太监传来的单子后,也是拍桌喊“妙”。然后赶紧传令给兵部、工部、吏部,让三部共同行事,将这单子上的方法尽快传到疫区。而随后没有疫情的地方也都得到了这个方子,以便一旦发现到牲畜异常可以立刻加以处置,将损失减到最低。后来蜀地百姓发现,这单子上的方法不但可以长时间储存生肉,而且经过这种方法制作后的肉食会变得更加美味。于是形成过年、过节时将屠宰后吃不完的牲口肉按这法子制作成腌肉的习惯。制作方法再经过多少年的简化和改进,最后形成了如今全国有名的四川腊肉。毋昭裔很快就将制作腌肉的办法传了下去,而赵崇柞却是没有在该到的时间里迎到丰知通,反而是非常意外地迎到了华公公。只是现在的华公公已经不是刚出成都去接应丰知通时的华公公,那时候他可以说是前呼后拥、八面威风,而现在却如丧家之犬惶惶而逃。他身边带出去的高手一个都不见了,只有几个不知道来路的人陪伴着他。陪着他的人有三男两女,从穿着打扮上一看就知道不是蜀国人,应该是由东南什么地方来的。他们中有一个很漂亮的女子,还携带着一把古琴。一个年长男子说是这女子的远房舅舅,另一个年轻男子则是这女子的表弟,还有一对中年夫妇是这女子的家佣。他们这几人是送那女子到蜀宫来投亲的,因为女子家中遭遇灾难,现在只余下她一人。华公公是在三台县桐木茶亭见到赵崇柞的,这里是不问源馆设在成都外围的一个暗点。就像多少年未曾见到的亲人一样,华公公几乎是跌扑向赵崇柞的。平时里华公公只在蜀国内宫之中,与外部官员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