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8)

犹怜。无论如何,流民混居的城西,实在不是这样的小女孩应该出现的地方。或许是遭了什么变故。或许是迷路了。“小妹妹,你要去哪里呀?”一个瘦弱汉子不怀好意地拦在了小女孩面前。小女孩抬起头,认真地看着瘦弱汉子:“你有吃的吗?”瘦弱汉子嘿嘿一笑,从怀里掏出一个大白馒头来,晃了一晃:“你看,这是什么?跟叔叔过来,叔叔带你去找个地方慢慢吃。”小女孩任由他拉着小手,顺从地跟在他身后。路人麻木地来来去去,偶尔有人扫来一眼,但很快又转开了。这里的每个人都很苦,没人有时间去关心另一个人。到了一个无人的小巷,瘦弱汉子按捺不住,拉着小女孩就往里面走。没有人说停步,没有人喊住手。一大一小两个身影,慢慢消失在巷口。过了一阵,巷子里传来一声闷哼,似欢愉似痛苦。一个小乞丐飞奔而来,跑得气喘吁吁,跑得面红耳赤。他手里还拎着一根不知道从哪里捡来的破铁条,铁条的尖端被仔细打磨过,一点寒光隐隐散发出来,这样看起来,倒勉强能说是一柄剑了。“住……住手!”小乞丐像所有说书人嘴里的侠客一样,从天而降。虽“长剑”在手,但并不威风凛凛。进了巷子后,小乞丐愕然立住,他看到的情景和想象中完全不同。瘦弱汉子瘫软在地,双手捂住脖子,混合着血沫艰难呼吸,但鲜血仍然止不住地透出指缝,飞快蔓延。他像一只濒死的鸭子,从喉咙里发出难听的痛苦的声音。最后他抽搐了几下,再没有动作。小女孩远远地站在另一边,一只手背在身后,一只手抓着大白馒头,不停地咀嚼着,茫然地看着他。“江……明雪?”看着小乞丐圆瞪的眼睛、夸张放大的嘴巴,不知怎的,江明雪心里忽然静了一些。明雪当然记得这个小乞丐,能让她记住的人不多。整个丹阳郡,也没有第二个昂首挺胸的乞丐。明雪有一次随心血来潮的父亲出来体验民生,路边匍匐跪地、哀声求怜的乞儿中,这个昂首挺胸的身影格外特别。理所当然,他面前的破碗空空……不对,他面前连一只破碗都没有。父亲问他:“你为什么跟其他的乞丐不一样?”小乞丐昂首回答:“他们永远都会是乞丐,而我只有现在是。”尽管他饿得瘦骨嶙峋,面有菜色,但那一刻阳光打在他脏兮兮的脸上,明雪竟觉得有些耀眼。父亲大笑着离去,而明雪给他留了一块面饼。后来明雪问过父亲,这么有骨气的男孩,为什么不帮帮他?父亲说,这样的人,若命不够硬,便很难活长久。想不到,他仍活着,并且看起来活得不错,从一个脏兮兮的乞丐变成了一个不那么脏兮兮的——乞丐。明雪把藏在身后的匕首收起来,三两下将馒头塞进嘴里。东躲西藏,几天没吃,她是真的饿了。小乞丐迟疑了一下,还是问道:“你……怎么了?”目光坦荡,坦荡得刺眼。明雪忽然心中生起一股无名火来:“我流落街头,怎么了?我全家被杀了,怎么了?你能帮我报仇?”“我帮你。”小乞丐毫不犹豫,“现在或许不能,但以后我一定能帮你。”恍惚间明雪又想起了那个阳光照耀的午后。那个饿得声音发虚却仍站得笔直的乞儿问她:“你叫什么名字?”她有些诧异,但竟鬼使神差地回答了:“江明雪。”“我记住了。”乞儿也是如今天一般坚定,“必有后报。”明雪怔了一怔,迈开脚步,一言不发。在擦肩而过的时候,小乞丐又认真说道:“一饭之恩必偿之。我叫燕赵,我一定会帮你。”明雪走远,离开胡同口,汇入麻木的人群。她一次也没有回头。燕赵看了一眼瘦弱汉子的尸体,也转身离去。听到有人议论城西的流氓哄骗了一个小女孩,年少仗剑的燕赵就毫不犹豫地追了过来,却没想到在这里见到江明雪,在这种情况下。其实燕赵不是乞丐。那天阿和快要饿死,而他寻遍全城,也没人雇他做事,于是只能硬着头皮去要饭。阿和是同他一起长大的孤儿。其实燕赵有很多话可以对明雪说,但他一句话都没有多说。

因为他该说的已经都说了。他没有去看明雪的背影。但他知道,他们会再见面。<h2>3</h2>燕赵不是乞丐,尽管他仍衣着褴褛,但他不曾跪地求人。跟他一起去威远武馆的阿和,在武馆门口跪了三天三夜,馆主感其诚心,破格收录。但燕赵不会这样,即使他也一心向武。十来岁的少年,帮人劈柴、烧火、喂马、扫地、洗盘子……当燕赵凑够二十文钱学费,再次来到威远武馆门口的时候,武馆门前已经黑压压地跪了一片乞儿。他们未必都喜欢学武,但在武馆至少有一口饭吃。那一天燕赵清楚地看到,馆主脸色发黑。威远武馆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