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1/3)

若说得直白,杨元帅已经故去了。”举座皆惊。谁的酒杯也脱手落地了,响起了清脆的碎裂声。像一阵疾风,倏地吹去了穆桂英慈祥的微笑。她的目光,像暴雨中的鸽子被打湿了翅膀,无力地垂落下来。她缓缓地放下了酒杯,目光冰冷地看着白玉堂,她几乎是一字一句地说道:“白玉堂,你确实不应该这样说话。杨元帅仍然健在。杨元帅仍然活着。”白玉堂点头,沉沉地说:“穆元帅说的对。杨元帅的确还活着。”穆桂英稍稍舒展了眉头。众人也都大大松了一口气,都不快地瞪着白玉堂(搞什么搞?这种玩笑也能乱开吗?没见你怎么喝酒呀?就说醉话了?)。穆桂英好像并没有在意白玉堂刚才的话,她淡然的目光看了看众人,重新端起了桌上的酒杯。但是,谁也没有料到,白玉堂却又说了一句话,这句话,使厅堂里的空气顿时变得僵硬了。白玉堂也几乎是一字一句地说道:“杨元帅活在穆元帅的心中。”厅堂里一片死寂。再无人说话。令人奇怪的是,穆桂英没有向白玉堂发火。她的头低垂了下去。她再抬起头时,已经满脸是泪了。白玉堂转过身去了,一动不动看着窗外。窗外有什么?窗外秋风习习,呆呆地沿着长街掠过。白玉堂看着窗外,沉沉地说道:“穆元帅,其实,事情一开始我就有了怀疑。杨元帅一世英雄,我不愿意让他如此暗淡悄然远去。我们为什么不隆重发丧?为什么不能让杨元帅去得隆重?我坚决相信,即使辽国借机攻打三关,但有穆元帅在,三关必如铜墙铁壁。穆元帅,事已至此,你何必苦苦再瞒呢?”说到此,白玉堂猛地转过身来,他已经泪流满面。众人皆是一片欷歔。穆桂英脸上的悲戚之色渐渐消失了,她点点头:“白玉堂,你讲得很对。我的确没有很必要再隐瞒这件事情了。”说罢,她又看看众人,低暗的声音说了一句:“诸位,且随我来。穆桂英大步走向了威虎堂,众人紧随其后。白玉堂看着穆桂英的背影,他心中一阵肃穆,穆桂英仍是那样凛然,这即是一个坚钢不可夺志的女人啊。威虎堂上,那道神秘宽大的黄色幔幛仍然悬挂着,杨元帅仍然端坐在里边。杨元帅沉稳地问道:“诸位,你们如何来了?”穆桂英看着白玉堂,她突然转过身,艰难地抬起手来,好像要给白玉堂指引什么。但她的手刚刚抬起,却又无力地落下了。白玉堂缓缓走到了幔帐前。杨元帅突然暴怒了:“大胆白玉堂,不得再向前一步。”是的,虎帐之地,十步之内便是元帅禁地。妄自踏人一步,便要乱剑分尸。白玉堂却已经跨进了两步。人们的心,倏地提紧了。卢方忍不住大喊一声:“五弟小心!”徐庆急道:“老五呀,不要送死呢!”白玉堂却好像没有听到,他再身前跨出去一步,便猛地拔刀了。这是生猛追风的一刀,也是胆寒索命的一刀,更是杀心夺魄的一刀。穆桂英已不忍再看,痛苦地转过身去了。她的泪光闪动之际,白玉堂的刀光正如雷电闪动,这一道宽大的黄色幔幛,登时化成了片片飞蝶,在威虎堂上强劲地飞舞。定睛看,面前竟是一个让众人瞠目结舌的景象。杨元帅一动不动端坐着,一张生动的面孔盯着众人。他的身后,香烟袅绕。他的左右,是两个呆若木鸡的老年侍卫。人们清楚地看到了,杨元帅只是一个泥塑。他的声音,是由左右两个老年侍卫的口中发出的。这也就是说,杨元帅已经不在,杨元帅的确不在了。但是,他却仍然控制着三关,仍然控制着整个涿州城内的三军将士。人们做梦般看着那一尊泥塑,人们心中突然有了说不出的悲哀,是为这个曾经山一般伟岸的杨元帅悲哀?还是为他们自己一直被蒙在鼓里而悲哀?那两个老年侍卫步履艰难地走了下来。许多人都认识这两个老年侍卫,他们即是跟随了杨元帅父子两代的忠诚侍卫:孟良与焦赞。孟良与焦赞怔怔地看着穆桂英。孟良满脸困惑不解,焦赞则失声痛哭道:“穆元帅,这……”穆桂英凄然一笑:“二位老将军呀,杨元帅的确不在了。我们已经瞒不住了。”她转过身来,看着白玉堂,皱眉问道:“白玉堂,你是如何看破了这件事情?莫非我与你定计捉住韦率先的时候,你就已经知道了这一个事实?”

白玉堂泪流满面,摇头无语。威武堂静若坟场。或许,这里就是一个坟场,是杨元帅的坟场。堂上无一人说话。穆桂英一双泪眼看着众人:“诸位,真相就是这样。杨元帅三年前,被辽人刺客得手,便已经死去了。三年前,天波府秘密为杨元帅发丧,对外所讲,是老家人杨松故去了。我们封锁消息,是杨元帅的临终嘱咐。这样做,就是为了不让辽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