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东区大胜利(2/4)

在此之前,东区都没有着话语权,自然谈不上让别人来如何之尊重,哪怕没有恶意。

打个最简单的比方。

在以往,东区电影可能需要有着90分才能优秀到走入评委的眼中,而这一次,因为邱木担任主席的原因,可能,80分优秀的电影便足以让其他评委们注意到它们。

没有话语权。

便注定了在某一方面只能遵从有话语权的一方的游戏规则,这无关于艺术,这属于习惯,还有傲慢。

而除了这一点之外。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亦与邱木息息相关。

那便是市场。

要知道。

这些年,伴随着邱木的发展逐渐壮大,整个本区的电影市场亦逐渐迎来了一些短暂的变化。

首先,在电影人层面,新影派的诞生。

其次,在电影观众层面,伴随着一批新风格的电影涌现在市场之中,关于电影的审美偏向,亦不禁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小改变。

一个真正健康的市场环境的底线是什么?

良币驱逐劣币,而不是劣币驱逐良币。

不然。

比烂的市场,近在眼前。

毕竟。

如果电影这玩意只需要有一个的卡司阵容、一个的营销手段、再加上一点点的舆论引导,不需要剧情、特效、拍摄……便可大肆收割票房。

那,谁还用心拍电影!?

而在此基础之上,便是一个更加细分化的市场,一个成熟的市场不能全是“直白爽”的爆米花电影,亦不能全是“黑深残”的文绉绉电影,无论是哪个极端,这都不健康。

拿好莱坞说明。

好莱坞一向不缺乏能创造惊人票房的商业型导演,亦一向不缺乏具备着强烈坐着风格和个性特征的作者型导演,当然,还有着二者的有机结合。

这是好莱坞独特的发展体系。

导演们与电影工业体系形成着优良的互动关系。

在不破坏商业法则的情况下融入具有着鲜明个人印记的艺术探索,在类型范围规则中进行创新,从而保持自我在体系之中的生存、发展并获得成功,实现一个连贯性的发展。

嗯。

不然为什么说人家好莱坞强呢!?

仅仅是因为人才!?

真要论人才,邱木觉得,东区的人才不见得会比人家好莱坞逊色多少,何况,东区还有着丰厚的历史底蕴做底层支持。

在此。

伴随着邱木闯荡的这些年。

东区的市场环境亦不禁迎来了一个小转变。

而电影人和市场之间,向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在潜移默化之中。

邱木可能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给东区带来了一个什么样的变化,大概,正如那只在南非洲扇动了翅膀的蝴蝶一般。

顺便。

与此同时。

关于李洪文鞠躬从邱木手中接过金熊的照片,亦不禁在网上开始疯传。

一个师傅。

一个弟子。

更何况。

在2年前,邱木正是在这个舞台上,因为《千与千寻》摘得了这项荣誉,2年后,他的弟子再一次从他的手中接过这个传承……

啧。

这足以让很多人想入非非。

“请问,这是什么武林盟主的传承么!?[狗头]”

“有一说一,论导演,邱导真是没谁了,他自己的荣誉暂且不提,再看看其他人,他的好友姜艺,柏林最佳导演,他的大弟子柏林金熊,而他的二弟子周虞,《死亡游戏2》正在火热进行中,在美区有着东方恐怖女巫之称……我就想问问,还有谁!?”

“邱导还缺徒弟么!?你看我如何!?上得厅堂,下得床房……[奸笑]”

“邱导这是准备统治电影界的节奏么!?”

“邱木:恕我直言,以后的电影界都得看我的脸色。[黄四郎脸.p]”

“邱木:本届柏林电影节我说了算,谁赞成?谁反对?[滑稽]”

在网友们的津津乐道之中。

除了李洪文之外,另外几位摘得了奖项的导演亦不禁收获了一波小关注,其中,便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