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峰回路转2(1/7)

仗指挥徒众在收拾着,的确是一个最好的首领人材,邱独行赞许地望着他。

千蛇剑客此时,倒的确有了抛却虚名、寄情山水,甚至隐迹的念头,这念头的生出,连他自己也觉得不甚相信,他暗地叮咛岳入云,每天送些吃食给洞穴中的常东升,岳入云跟随邱独行这么多年,此时尚是第一次知道这个秘密。

至于白非,他的心情却是无比的兴奋,一月以来,他骤然进入武林一流高手的阶段,前途更有许多充满了刺激的事等着他去做,这年轻人的满腔热血与一腔雄志,像是都生了翅膀,振翼欲起了。

库库诺尔湖位于青藏高原之东北部,为中国第一大湖,湖水青绿,冬不枯竭夏不溢盈,水平如镜,中原人士称之为青海。

白非、石慧由定边入关,越甘肃境,往青海去,他们带着满腔少年的热血,和一头宇内第一奇兽——香狸,奔波往途,寻访那在武林中艳名四播的天妖苏敏君和削铁如泥的九抓乌金扎。

一入甘肃境,高山峻岭随处可见,生长江南的白非、石慧,眼界自又一新,两人虽然急着赶路,但并肩策马,自然忘却了许多奔波之苦。

过庆阳,渡乌连河,黄昏时分,他们到了平凉,白非拭了拭脸上的风沙,望了望**已疲倦不堪的马笑道:”在此休息吧?”石慧一笑,这些天来,两人情感与日俱增,刁蛮的石慧,在她所爱的人身侧,变得柔顺而温婉了,少女的美,越发显著。

两人缓缓策马入城,这一对立刻吸引了许多人的注目,青石板铺成的路上,两侧是些杂物店铺,入耳的俱是甘肃方言,他们一句也不懂,进了客栈,发现店伙居然能说江南方言,不禁大喜,遂将一切事,全交给那个精明的店小二了。

夜间,两人漫步而行,却发现了一桩异事,原来这平凉城里,道士特多,满街俱是青衣蓝袍的譬发道士,最怪的是,这些道士不但身上大多佩着长剑,而且两目左顾右盼,精光外露,见了石慧,居然作平视,一点儿也没有出家人的样子,却像都是些绿林大盗。

白非惦记着关在客栈房间里的香狸,石慧却不肯回去,手里拿着兰州运来的瓜果,像孩子似的吃着,向白非撒着娇,白非脸上虽然假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心里却甜甜的。

平凉为陇东重镇,夜市颇为繁盛,灯光辉煌,白非暗忖:”这些道士必定不是好来路。”他记着司马之的话,不愿多事,很想早些回去,但却又拗不过石慧,只得随着她满街逛,这种女子喜欢逛街的天性直到今日仍未消灭,反而更盛行了。

石慧傍着白非,脸颊上微微红晕,心里觉得像是在春天似的,经过一间酒楼的时候,她居然拉着白非的手,要进去喝两杯。

”明天还要赶路,喝什么酒。”白非的喉咙里也痒痒的,可是他实在不愿在这里多耽误。

石慧撒着娇:”嗯,我要嘛!”

走过他们的人,都含笑向他们注视着,白非脸红了。

石慧却又道:”你陪不陪我嘛?”

突地,一个带着不正经味道的笑声,在他们身侧响了起来,一人道:”他不陪你,我陪你好了。”白非面目骤变,回首望去,随着一股酒意而来的,是两道颇不光彩的眼光,而这些,却都是一个蓝袍佩剑、身躯瘦长的年轻道人所发出的。

白非大怒之下,方想发话,石慧却已娇叱道:”你讲的是人话还是放屁!”那道人哈哈笑道:”娘子好泼辣的嘴。”

笑声还不止他一人,原来在他身侧,还站着两个佩剑的蓝袍道士,面孔通红,酒意醇人。

白非大怒,这种又喝酒、还当街调戏妇人的道士,他还是第一次见到。

石慧气得粉面上宛如罩着一层寒霜,却骂不出一句活来。

那瘦长的道士又笑着道:”你怎么不让这娘子喝酒,喝了酒之后——”白非忍无可忍,厉叱道:”住口”

那三个道人似乎想不到这文质彬彬的年轻人会朝他们怒喝,齐各吃了一惊,酒也醒了两分。

”你这厮倒真不识抬举,道爷看得起你们,才对你们说笑两句。”那瘦长道士冷冷说着,走了两步,大有要将白非吃下去的意思。

石慧何时受过这种气,叱道:”你要是识相的,就快些夹着尾巴滚——”那道人又跨前一步,冷笑道:”不识相呢?”

白非冷笑一声,手掌倏然平平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